觀革命烈士陵園,守紅色初心如磐
7月12日實踐團成員趙新新來到河北省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大門內是高4.5米的花崗石英雄群雕,再現了八路軍指戰員和民兵緊密結合,英勇突圍的壯烈場面。陵園中心矗立的12.719米高的紀念碑,雕刻著冀南抗日斗爭領導人徐向前,宋任窮,陳再道,王任重,劉志堅的題詞。小成員表示,她從雕像和紀念碑中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增強了自身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她會時刻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趙新新參觀群雕
“風雨“小崗,走向輝煌
7月13日實踐團成員丁云妹來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小成員先后參觀了拉開改革序幕的紅手印,曾任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同志的紀念館,丁云妹表示,自己深刻體會到了沈浩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民國情,為小崗貢獻青春智慧的為民無私,自己亦要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格。

丁云妹在紅手印留念
傳承革命精神,發揚革命傳統
7月14日實踐團成員張瑜瑋來到河南省孟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小成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分別了解了孟州市的紅色教育基地暨革命遺址,中國抗戰史孟州抗戰史以及干溝橋村抗戰史。小成員認真觀看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記載,繼而張瑜瑋表示,自己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盡心,甘于奉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瑜瑋與孟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合影
鐵道飛虎出奇兵,紅色基因代代傳
7月15日實踐團成員張子靜來到山東省棗莊市鐵道游擊隊紀念公園,小成員分別參觀了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紀念館和陳列展覽館,張子靜表示,自己仿佛被長達54米的老式蒸汽機火車帶到了抗戰時期的魯南鐵道線上,感受到了革命前輩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英勇獻身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更加堅定了自己前行的目標與方向。

張子靜參觀鐵道游擊隊陳列展覽館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7月17日實踐團成員陳一凡來到河北省董振堂事跡陳列館,小成員分別參觀了位于陳列館前廣場的董振堂將軍銅像,陳列館主廳,序廳和陳列館后的碑林,陳一凡表示,此次實踐活動激發了自己的革命熱情,在紅星之光的照耀下,自己會用青春講好中國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小成員陳一凡參觀碑林
整個實踐活動使小成員們全面認識了解了戰爭地歷史進程,都增強了自身的歷史使命感與責任感,革命烈士的肉體或許早已泯滅,但他們的精神仍一代代地傳承著,激勵著后人不斷奮勇前行!
7月12日實踐團成員趙新新來到河北省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大門內是高4.5米的花崗石英雄群雕,再現了八路軍指戰員和民兵緊密結合,英勇突圍的壯烈場面。陵園中心矗立的12.719米高的紀念碑,雕刻著冀南抗日斗爭領導人徐向前,宋任窮,陳再道,王任重,劉志堅的題詞。小成員表示,她從雕像和紀念碑中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增強了自身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她會時刻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趙新新參觀群雕
“風雨“小崗,走向輝煌
7月13日實踐團成員丁云妹來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小成員先后參觀了拉開改革序幕的紅手印,曾任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同志的紀念館,丁云妹表示,自己深刻體會到了沈浩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民國情,為小崗貢獻青春智慧的為民無私,自己亦要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格。

丁云妹在紅手印留念
傳承革命精神,發揚革命傳統
7月14日實踐團成員張瑜瑋來到河南省孟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小成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分別了解了孟州市的紅色教育基地暨革命遺址,中國抗戰史孟州抗戰史以及干溝橋村抗戰史。小成員認真觀看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記載,繼而張瑜瑋表示,自己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盡心,甘于奉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瑜瑋與孟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合影
鐵道飛虎出奇兵,紅色基因代代傳
7月15日實踐團成員張子靜來到山東省棗莊市鐵道游擊隊紀念公園,小成員分別參觀了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紀念館和陳列展覽館,張子靜表示,自己仿佛被長達54米的老式蒸汽機火車帶到了抗戰時期的魯南鐵道線上,感受到了革命前輩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英勇獻身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更加堅定了自己前行的目標與方向。

張子靜參觀鐵道游擊隊陳列展覽館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7月17日實踐團成員陳一凡來到河北省董振堂事跡陳列館,小成員分別參觀了位于陳列館前廣場的董振堂將軍銅像,陳列館主廳,序廳和陳列館后的碑林,陳一凡表示,此次實踐活動激發了自己的革命熱情,在紅星之光的照耀下,自己會用青春講好中國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小成員陳一凡參觀碑林
整個實踐活動使小成員們全面認識了解了戰爭地歷史進程,都增強了自身的歷史使命感與責任感,革命烈士的肉體或許早已泯滅,但他們的精神仍一代代地傳承著,激勵著后人不斷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