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桃都鄉村之路,賦青年振興之能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鄉村振興的時代號召,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8月1日至8月12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淘石夢引實踐隊赴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進行走訪調研,覆蓋肥城市六個街鎮二十余村,切身探索鄉村發展之道,力求建設肥城市鄉村振興聯合品牌,切實投身鄉村振興之路。產業興——夯實鄉村振興之力
在為期十二天的調研過程中,實踐隊成員見證了肥城市因地制宜、立足特色、各展所長,產業振興全面推進,一步步鋪就富民強村路。
“宜農則農”,情醉劉臺肥桃,尋香王晉甜瓜,逢空杏寺香椿,品河岔口鴨蛋,實踐隊成員深入了解了肥城市聚力發展“有機菜、高產糧、肥城桃”三大特色產業,以特色富農,以質量興農,以品牌強農。
“宜商則商”,劉臺村搭乘電商快車道,打破“增產不增收”的瓶頸制約;魚山村引進客商,打造“景村一體化旅游度假村”項目,實踐隊通過于各處走訪,汲取產業發展新動能,細探農民致富路。
“宜游則游”,前有魚山村精品民宿,肥子茶園輕奢露營,棲幽寺村陶山景區,后有實踐隊成員歷時一天,在孫伯鎮體驗了全程20公里的孫伯旅游經濟帶,感受到鄉村“微度假”魅力,以旅游新業態,賦能鄉村經濟。

實踐隊于河岔口村調研 李子涵 攝

實踐隊成員采訪王晉村瓜農 李子涵 攝

劉臺村書記劉學軍 李子涵 攝
生態興——盡顯鄉村振興之美肥城市共培育美麗鄉村示范村267個,廣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成員深入調研學習肥城市生態振興多樣成果,總結經驗,宣介模范。
“荒山披綠變金山”,在三環村,實踐隊學習了以生態振興推進鄉村振興的典例,據三環村黨支部書記的介紹,該村聘請專家編制“一軸一環四區三十三園”總體規劃,山地森林覆蓋率由不足30%增加到90%以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助力青山成金山”,而后進行村企共建,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形成“春賞花、夏戲水、秋采摘、冬踏雪”的四季休閑旅游業態,走出了一條“生態興、產業強”的鄉村振興之路。
“綠色生產抓起來,生態循環建起來”,在百尺村,實踐隊參觀了循環農業產業園,了解到引進黃粉蟲養殖項目,變“廢”為寶、化“污”成肥,構建起生態種養循環模式,成為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標桿,實現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用“生態鏈”串起了農民增收的“黃金鏈”,走出了一條綠色鄉村振興之路。

實踐隊成員采訪三環村書記 李子涵 攝
文化興——熔鑄鄉村振興之魂傳承文脈,保護古韻。于西徐村,實踐隊成員近距離感受依托“中石文化”,建設西徐書院、歐陽中石紀念館等,積極開發中石扇面等文化產品,使得翰墨古韻傳千里,書香奏響振興曲;于李莊村,實踐隊成員通過采訪相關負責人,了解到該村以肥城市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君子文化為依托,以左傳史書記載的著名事件和歷史名人為內容,打造左傳歷史文化園區,實現歷史與自然相融、旅游與文化相守、創新與積淀相承;于五埠村,實踐隊參觀了鄉村記憶館、觀景臺等,同時發掘當地針對非遺,在特有的“青石干茬縫砌墻技藝”“五埠伙大門居住民俗”兩項非遺代表項目基礎上,引進10余項省市級非遺項目,形成“非遺工坊”項目。
盤活紅色文化,實現古村蝶變。從空杏寺村的泰西抗日武裝起義遺址,到岈山村一一五師根據地遺址,再到馬家埠村紅色博物館,一路聽、一路問,一路觀摩、一路沉思,紅色力量不惟于過去展現,更于新時代鄉村振興路上迸發,世世代代守護著這片土地。

實踐隊成員體驗五埠村非遺工坊 李子涵 攝

實踐隊成員于左傳歷史文化園調研 李子涵 攝
組織興——奠定鄉村振興之基在于老城街道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在負責人的介紹下參觀學習了肥城市第一家支部創辦合作社孵化基地,而后于青年之家開展座談,結合所調研的二十余處村落致富的奮斗歷程,深刻體悟到黨建引領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成員通過研讀書籍,學習組織振興相關理論,通過宣講、制作宣傳展板等形式,向多村村民普及以黨建引領為代表的組織振興的重大意義。

實踐隊于河口村青年之家座談 李子涵 攝
人才興——注入鄉村振興之能在實踐過程中,多村干部指出“人才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強調人才的匱乏,尤其是青年人才,始終阻擋著鄉村前進的腳步,積極鼓勵我輩青年學成返鄉,投身鄉村振興。實踐隊成員于老城街道調研時了解到老城街道持續貫徹落實“老城對青年友好,青年在老城有為”,推動青年工作陣地建設,加強青年人才引育留用,河口村書記表示:“當下老城很多村都面臨著人才緊缺的問題,而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們將不斷推進產業建設與品牌設計,并進行宣傳,以此來吸引、留住青年人才,為河口村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能量。”同時,實踐隊成員深刻認識到需承擔起主動投身鄉村建設的青年使命。
而后,實踐隊成員通過口頭采訪、發放問卷等形式,以村民及大學生為主要對象,了解到當下鄉村的人力現狀及青年學子針對投身鄉村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形成有效建議進行反饋,力求為鄉村振興引入青年力量。

實踐隊學習馬家埠村宣傳冊設計 李子涵 攝

淘石夢引實踐隊合照 李子涵 攝
通過為期十二日的實地調研,實踐隊成員見證了肥城市鄉村振興建設的豐富成果,體悟到鄉村振興道路的多元化,深刻感受到我輩青年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重要使命。實踐隊成員將持續關注所調研村莊的發展,打造肥城市鄉村振興聯合特色品牌,深入挖掘資源,設計相關作品,廣泛進行宣介,切實以青年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作者:趙定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