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青年學生正確樹立思想認識,認真學習黨史,增強愛黨愛國的意識,本次2023年暑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由南京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學生黨員參與實踐,主要圍繞南京紅色故事,通過“走、說、繪、行”方式,分配數個團隊,打卡南京的紅色景點,地區包括浦口區、鼓樓區、江寧區、秦淮區等11個區,紅色景點有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多個國防區、烈士陵墓和各種遺址等六十多個,拍攝相關照片與視頻,記錄景點背后的紅色故事與團隊的感受。
“走”——尋訪艱苦奮斗的痕跡。
7月1日至7月5日,團隊的數個小組在南京開啟紅色調研之旅。每個區的團隊平均走訪四個以上的紅色景點,學生黨員們重溫老一輩的紅色故事,留下足跡。大家通過歷史文獻、影視資料和現場的詳細講解,了解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革命歷程和生長在這里的人民的革命斗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走訪多個紅色基地時,大家對紅色精神的感悟脫離了課本,融入了紅色故事中革命的力量,深刻感悟了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堅定了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切實增強了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悟”——勿忘百年國恥的歷史。
在團隊走訪的六十多個紅色景點中,唯有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令所有人記憶猶新。這里總是人山人海,但是每個人都面色嚴肅,文字與圖片是蒼白的,只有心中的的痛恨是有顏色的。“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這是遇難者李秀英的遺言,道出了所有愛好和平人們的心聲。戰爭的硝煙雖已熄滅了半個多世紀,但在這里,大家都見證了戰敗的殘酷性。落后就要挨打,簡介的字句道出了八十多年前慘案的緣由。同學們意識到哪怕是在21世紀和平年代,戰爭給人們留下的痛苦也是無法磨滅的,只有全世界,全人民共同努力,才能讓世界真正和平。
“傳”——傳承不滅的革命火種。
紅色資源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觀摩學習紅色資源,學生黨員全體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和黨員的責任,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通過學習紅色精神,大家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質和紅軍的艱苦奮斗。經歷了本次團隊的調研實踐,學生黨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紅色資源。要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傳承紅色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