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黨和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 實踐團成員參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感受新疆本土文化,領略新疆的民族風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參觀中,全體成員身臨其境般走過新疆紅色革命的偉大歷程,深刻領會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體成員將加強自身思想建設和理論實踐,為中華民族大團結與中華文化的崛起貢獻吉財的智慧和力量;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的“小小講解員”為我們講述了新疆在很早的時候就與我國其他地區一道參加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革命,在抗戰艱苦年代,一批優秀的中共黨員、進步人士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偉大理想,不畏艱險,奔赴西北邊陲。冉冉的紅星閃爍,點點的星火攢動,從小小講解員的身上,我們更是看到了紅色基因傳承的無限可能共同追憶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疆開展革命斗爭的輝煌歷史,深刻感悟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愛國情懷和革命先烈忠貞不渝、前赴后繼的為民情懷,重溫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探訪毛澤民故居,實踐團一行人來到偉人毛澤民故居參觀,它由一座四合院組成,風格古樸典雅。故居北面是土木結構的兩間半平房,當年由毛澤民親自設計,于1940年8月建成,現在依然保持著原貌。實踐團全體黨員站立在毛澤民半身銅像前,重溫入黨誓詞,深切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汲取前行力量;實踐團成員走進新疆財經大學參觀金融博物館,了解新疆紅色財經歷史,重溫紅色歷史,激發實踐團隊成員愛國熱情,增強精神力量,傳承紅色精神。
重走總書記考察路線 感悟新時代職責使命
民族團結實踐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參觀高昌區亞爾鎮新城西門村,火焰山、葡萄溝、坎兒井、、吐魯番博物館,組織學生廣泛學習宣傳黨的百年奮斗成就和歷史經驗,感受吐魯番的歷史人文和鄉村振興的嶄新風貌。實踐團隊在新城西門村通過走訪入戶、參觀黨群服務中心,切身感悟新城西門村在實踐中探索出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城西門村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 培育時代新人
實踐團隊走進新疆鄯善縣魯克沁鎮第一中學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培育時代新人》主題團日活動。團隊成員積極組織策劃了一場讓魯克沁鎮第一中學的高三學子們印象深刻的主題團日活動,包括講一次黨課、頌一手紅色詩歌、介紹《我的大學生活》、團體心理輔導等等,高三同學們在活動中受益匪淺,團隊成員也從此次活動中受到了鼓舞和啟發;先后前往鄯善縣額敏郡王愛國主義教育紀念館、庫木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鄯善縣魯克沁鎮三個橋村等地,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感受鄉村振興的嶄新面貌;走進基層、走進生活、走進群眾的方式,實地參觀了葡萄大棚,并在當地農戶的帶領下近距離了解了葡萄的生長環境和種植情況;前往國家稅務總局鄯善縣稅務局開展座談交流,了解新疆地區經濟發展、稅收發展和改革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與先進經驗。
聚焦財經專業 開展“青春強國行”
作為財經類院校學生,實踐團成員走進鄯善縣稅務局與青年稅務工作者進行交流座談。鄯善縣稅務局團委書記對實踐團成員介紹邊疆地區稅務工作者的常態,稅務工作堅守著“為民收稅 為國聚財”的使命,聯系著幾千萬企業納稅人、數億自然人納稅人和十億多繳費人,稅務局始終把服務納稅人繳費人作為稅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行優質高效智能稅費服務,讓納稅人繳費人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本次交流座談意義非凡,不僅使實踐團成員更加了解基層稅務工作的重大意義,而且使得實踐團成員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更加珍惜學習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以“為民收稅 為國聚財”為發展方向與目標,“忠誠擔當 崇法守紀 興稅強國”為國家稅收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實踐團隊成員走進新疆財經大學與信息管理學院師生進行座談交流。兩校老師介紹了各自學校和學院概況,并就學生工作、學生組織建設、學科競賽、就業育人、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兩院學生代表也分別就各自學院的特色活動進行了經驗分享,信息管理學院馬曉莉同學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平臺宣傳、創新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匯報交流。本次座談會,不僅增進了兩校、兩院之間的友誼,同時也為雙方在今后進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雙方師生達成共識未來將在線上、線下加強聯動,依托各自資源優勢,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動,努力開創共青團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財經力行報國 綠色產業惠民利民
為響應鄉村振興的要求,落實民族團結工作,實踐團來到三個橋村進行走訪,走入基層,發揮專業優勢,讓當地人民更好地了解國家民族政策;與新城西門村居民進行交流,深度了解當前綠色產業經濟形勢,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一起為新時代文明建設出力。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西門村地處吐魯番市高昌區西郊,葡萄產業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在亞爾鎮西門村,人們通過吃葡萄、寫葡萄、畫葡萄、唱葡萄,舞葡萄,形成了獨有的葡萄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城西門村調研時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新城西門村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證,堅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民族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亞爾鎮新城西門村在新農村新社區建設過程中取得了豐厚的成果。他們積極引導群眾開展葡萄干深加工,銷售鮮食葡萄,發展好民宿、葡萄采摘體驗、親子游等鄉村旅游產業。同時,通過網絡直播帶貨,采取線上線下銷售的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多措并舉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探索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實踐團來到三個橋村,在村民帶領下觀看鄉村振興成果,了解新疆鄉村文化建設新氣象,街道兩邊民居外墻涂了一層黃土,上面繪制著富有民族特色的墻畫,村民們積極生產艾德萊斯綢、桑皮紙、陶塑等獨具特色的產品,全體成員深入基層與農民們一同摘葡萄、干農活,發揚自找苦吃的精神。
實踐團隊成員了解到“綠色”產業才能真正惠及農民,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振興鄉村,讓村土成為一片“風水寶地”。同時,這樣的特色產業對于破解農村經濟發展不充分、城鄉經濟不平衡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必定也必然要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至此,為期十二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大家一起住宿、一起調研、一起工作,相互照應、同甘共苦,深刻領悟到三下鄉活動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要為建設新時代大美新疆貢獻大學生的青年力量,以財經報效祖國、助力鄉村振興,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堅持文化自信,充分發揮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獨特價值,講好新疆故事。通過推動文化潤疆工程,增強新疆各民族人民群眾對于中華民族文化母體的認同感,以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凝聚人心,促進民族團結,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
此次實踐活動已落下帷幕,我們新時代的吉財學子就是要保持艱苦努力奮斗的姿態,練就過硬本領,勇于自找苦吃,更好地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做好新時代的弄潮兒,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光榮。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不斷推進吉林財經大學學子們的思想理論建設,不斷助推中華民族在圓夢路上抵達新的高度。用美好青春詮釋夢想的力量,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傳遞吉財人的優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