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數據已成為驅動決策與發展的重要力量。近日,滁州學院的一群大學生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校相關數據調研活動,旨在通過實證研究與數據分析,為學校管理與服務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7月15日至7月21日,由計算機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和數學學院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組成的校情數據智探先鋒社會實踐隊,開展了滁州學院校情數據專項調研活動。調研團隊圍繞學校基本信息、教學、科研、辦公等11個方面開展了校情數據調研,涉及68張數據表,675個字段,并整理形成了調研報告。此次調研覆蓋全面,數據字段詳實準確,調研報告能夠為學校教學改革、校園環境、學生服務等方面提供決策支持。
圖為實踐隊員合影
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積極參加了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開展的認知實習活動,了解學校的數據管理工作。運用所學的統計學、數據分析、計算機技術等知識,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力求發現學校運營中的亮點與待改進之處。他們計劃將最終的調研成果以報告形式提交給學校相關部門,并期待能在校內舉辦分享會,與更多師生共同探討如何利用數據優化校園環境,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生滿意度。
圖為學生參與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參與認知實習活動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能為學校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也能讓自己在實踐中學習到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調研團隊的負責人謝鳳騰表示。
滁州學院一直以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建設與管理,此次數據調研活動正是學生主體性與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此次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數據收集過程,更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與實踐能力的生動展現,為構建和諧、智慧的校園環境注入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