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期間,我們實踐隊的積極參與了挖掘傳統文化故事的社會實踐活動,旨在為保護和傳承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力量,同時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此次實踐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地方文化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挑戰與機遇。
一、實踐背景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失傳的風險。平度太平鼓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價值。然而,由于缺乏系統的記錄和傳播,太平鼓的文化故事和技藝傳承逐漸被邊緣化。作為大學生,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挖掘太平鼓的文化內涵,記錄其歷史故事,并通過現代傳播手段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一文化遺產。
二、實踐目的
1. 挖掘平度太平鼓的歷史淵源、文化故事及技藝傳承,形成系統的文字和影像記錄。
2. 通過調研和訪談,了解太平鼓在當代社區的傳承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3. 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如短視頻、社交媒體等)宣傳太平鼓文化,提升其社會認知度。
4. 提升自身的文化調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增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三、實踐內容
(一)太平鼓文化調研
實踐初期,我們團隊通過文獻查閱、實地走訪和訪談等方式,對平度太平鼓的歷史淵源、文化故事及技藝傳承進行了深入調研。我們走訪了平度當地的太平鼓傳承人、民間藝人和文化學者,收集了大量口述歷史和文獻資料。同時,我們還設計了調查問卷,了解社區居民對太平鼓文化的認知和態度,共收集有效問卷150余份。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太平鼓起源于明清時期,最初用于祈福和驅邪,后來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太平鼓的鼓點節奏獨特,表演形式多樣,既有單人表演,也有群體協作。然而,隨著老一輩藝人的逐漸離世,太平鼓的傳承面臨斷層的風險,年輕一代對太平鼓的興趣和了解也較為有限。
(二)文化故事挖掘與記錄
在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團隊對太平鼓的文化故事進行了系統整理和記錄。我們采訪了多位太平鼓傳承人,記錄了他們的學藝經歷、表演心得以及對太平鼓未來的期望。我們還拍攝了太平鼓的制作過程、表演技巧和傳統曲目,形成了豐富的影像資料。
在記錄過程中,我主要負責文字整理和視頻剪輯工作。通過對訪談內容的整理,我深刻感受到太平鼓藝人對這一文化遺產的熱愛與堅守。他們中的許多人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表演和教學,只為將太平鼓的技藝傳承下去。這些故事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堅定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決心。
(三)文化傳播與推廣
我們與當地文化部門合作,舉辦了“百姓大舞臺”,邀請太平鼓藝人進行現場表演,并設置了互動體驗環節,讓社區居民親身感受太平鼓的魅力。活動吸引了近500人參與,許多居民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深入了解太平鼓文化,并對我們的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實踐成果
1.文化記錄成果顯著:我們團隊整理完成了《平度太平鼓文化故事集》,記錄了太平鼓的歷史淵源、文化故事及技藝傳承,并制作了多部宣傳視頻,為太平鼓的保護和傳播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社區參與度提高:在“太平鼓文化節”和“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社區居民和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許多年輕人表示愿意學習太平鼓技藝,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3.自身能力提升:在實踐過程中,我的文化調研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通過與傳承人和社區居民的交流,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挖掘和記錄文化故事,也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保護意識。
五、實踐總結與反思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平度太平鼓作為一項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藝術,其傳承和發展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努力。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例如部分傳承人對現代傳播手段的接受度較低,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有限等。
針對這些問題,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傳承人和社區的合作,探索更多創新的傳播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太平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來。同時,我們也將進一步完善文化記錄工作,確保太平鼓的文化故事和技藝能夠得到系統、完整的保存。
此次挖掘平度太平鼓文化故事的社會實踐,不僅讓我對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意識到作為大學生在文化保護中的責任與使命。我將繼續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為其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參與到文化保護實踐中來,共同守護我們的文化根脈。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