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成為戰略管理的主流,理論的核心是五力模型,即企業競爭者、購買者。供應商。替代者。潛在競爭者五種產業結構力量。該理論認為:公司制定戰略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即市場)是高度相關的,并且最關鍵的環境因素是企業所處的產業。產業的結構影響著競爭的規則,五種競爭力量模型的綜合作用隨產業的不同而不同,其結果是使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利潤水平,進而影響著公司戰略的制定。因此,企業戰略分析的基本單位是行業。企業和產品,關鍵點是通過對五種競爭力量的分析,確定企業在產業中的合理位勢,通過戰略的實施對五種競爭力量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產業結構,甚至可以改變某些競爭規則。產業的吸引力和企業在市場中獲得的位勢就成了競爭優勢的來源。為了保持這種優勢,必須不斷地進行戰略性投入以構筑行業壁壘和保持優勢位勢(從這里看出這種優勢是外生的)。
作者:大學校園網來源:大學校園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