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組織一起走過創業期,但過了創業階段后,公司業務重心變了,對公司的作用不再明顯,貢獻沒有以前那么多,業務被邊緣化,同時又容不得后來的人升遷、加薪比自己快,心生不滿,到處搞事的“元老級”職業經理。
解決辦法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因為在老板眼里,業績從來是其評判人才價值的唯一標準。因為你終歸不是公司的老板,哪怕你曾經為公司貢獻過輝煌業績,說破天你就是個打工的;時代變了,公司在不同階段對于人的要求也不同了;你要做的就是去主動了解老板到底怎么想的,組織的業務方向在哪里,老板的痛點在哪里,你能為組織分擔什么;如果組織已不再需要自己,“功成身退”也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第二種可能被拋棄的職業經理
我曾見過一個職業經理在同一個企業兩年時間不到由普通經理晉升到部門副總經理(部門實際負責人),這類人群通常是因為在一些短期任務中取得出乎組織意料的業績,于是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并給予豐富的獎勵特別職位的提升,有句話叫“德(才)不配位,必有災央”,因為你發展得太順利,跑的太快了,與你職位匹配的能力、資源、人脈……等,你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就暴露了。
解決辦法
千萬不要因為跑得比周圍的人快而飄飄然,需要穩穩當當地控制節奏,哪適當的時候停下來,重新認識自己,對照自己的發展現狀,為自己的能力、角色進行再定位,及時補充“能量”。
第三種可能被拋棄的職業經理
由于企業內部調整或組織并購帶來的裁員,以及部門調整帶來利益重新分配,使得那些個人業績不突出,崗位價值不重要的,被部門邊緣化的職業經理。
解決辦法
不要總想著自己過去的經驗,昨天成功的經驗可能就是你今天失敗的原因,你需要主動學習,放空自己,放低姿態,不斷適應新形勢和崗位要求,手中掌握一項核心資源或業務,同時更要與新的部門領導配合好,逐步成為讓部門離不開自己的人。
第四種可能被拋棄的職業經理
不務正業,經常做角色之外的一些事情,比如關心誰是老板的小秘,誰是老板的親信等等,關心老板的私生活勝過關心自己的業務,喜歡玩權利斗爭,到處搬弄是非,工作業績遲遲拿不出手的職業經理。
解決辦法
你要時刻明白,人在職場混,摸清公司人際關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板請你過來是為了創造利益的,不是要你來搞事,要你來打聽他的私生活的,你要做的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一旦有太多私念,你很難得到老板真正的信任,也更不容易得到同級的支持與配合。
第五種可能被拋棄的職業經理
因為個人性格存在硬傷,如作風太霸道,做事太自私,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在部門內部無法跟別的同事溝通,在部門以外不能與其他部門配合的職業經理。
解決辦法
曾國藩有句話叫“和光同塵”,你需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但你除非保持自己的個性去創業;如果你還想在組織內混,你就必須根據環境適當調整自己的外在個性,因為想要在職場中贏得一席之地,就要好好考慮怎么跟人配合,讓別人信賴你;同時,任何能力與個性,都必須得到別人的幫助配合,當今社會早過了“孤膽英雄打天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