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
以平臺化、草根化、社區化為精髓的互聯網思維正在催生出一種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傳統行業想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成功就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今年3月蘇寧電器正式更名為蘇寧云商,由傳統企業轉型為互聯網企業,而餐飲企業黃太吉更憑借互聯網思維在2013年嶄露頭角。
代表企業:蘇寧云商、黃太吉、小米
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稱:“現在蘇寧定位不是實體店也不是電子商務,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為了適應互聯網的發展對于渠道扁平化的需求,今年初,蘇寧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蘇寧易購不再承擔采購銷售職能,而是由商品經營總部統一采購,蘇寧易購(電子商務經營總部)與線下店(連鎖平臺經營總部)作為兩種并行的銷售渠道,定價權在商品經營總部手中。
在新的規劃中,實體店面發生了定位的轉變。一是實體店面將互聯網化、虛擬化。例如,過去一家3000平米的店面,出樣6000個SKU已是極限,店面互聯網化、與線上打通后,可以虛擬出樣,購買到網上同等的商品;二是實體店面將與網上銷售平臺融合,提供正向、逆向的物流,提供落地開花的本地服務。這樣,線上線下的渠道得以打通。
被質疑互聯網基因不足的蘇寧,轉型互聯網公司,今年無疑是關鍵一年。一家煎餅店能一年內做到4000萬估值,這便是“黃太吉傳統美食”。它的店面不超過20平米,一共只有16個座位。成立僅一年的黃太吉為何如此成功?很多人將其歸功于營銷,但在其創始人赫暢說:“雖然我們賣的是煎餅,我們用的方法背后是一套互聯網思維。”
黃太吉抓住每一個能跟用戶接觸到的機會,源源不斷的輸出自己的價值觀,無形之中形成一種力場,讓品牌本身超出煎餅的概念,內涵更豐富,也更有活力。這種延伸,能激發人們討論和分享。
赫暢還為黃太吉開通了微博,其微博最大的特色是,用戶每一條評論和@都會得到回復。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讓用戶覺得自己受重視,另一方面,也是了解用戶是誰和隨時隨地體察用戶需求。微博對黃太吉與其說是一個營銷平臺,更像是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的客服工具。
8月12日中午12點,小米手機推出的首輪10萬臺紅米手機開放購買,并選擇在QQ空間獨家首發。這體現了小米手機的一貫思路:用互聯網銷售,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
從2011年夏天小米手機正式亮相起,伴隨著粉絲的狂熱追捧和業界的爭議,小米手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在線售罄傳奇。在小米創始人雷軍看來,互聯網不是一種工具,而是一
種觀念,包括四個重要因素:快、極致、專注和口碑。之前,雷軍投資的凡客就是用互聯網的模式顛覆了傳統服裝行業。當下,小米也從產品開發、用戶互動、商業模式到生態鏈建設各個層面貫徹了互聯網的思維模式,這必將破壞原有游戲規則,對傳統手機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社交App商業化
基于移動端的社交應用一度風起云涌,既有背靠人人網的美美、啵啵,又有背靠阿里的來往,背靠騰訊的微信更是熱門之極。但它們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賺錢?商業
化道路的不清晰,成為困擾社交應用的最大因素,直接導致整個行業陷入“曇花一現”的怪圈。這一年,陌陌、微信、遇見等,均在商業化道路上艱難探索。
代表應用:陌陌、遇見、微信
發布兩周年,移動社交應用陌陌注冊用戶已突破5500萬。今年初推出的3.3版本中,陌陌首度出現了公益性banner廣告條。此舉被解讀為試水商業化。6月,陌陌發布4.0版本,推出了虛擬的陌陌幣,其收費的表情商店和會員服務被業界視為商業化布局的簡易嘗試。陌陌從本版本開始推出會員增值服務,成為會員可享受的貼心服務達12項。
無論是可愛的漫畫表情,還是大大提高存在感的會員標識,正好擊中了年輕用戶想秀出自己的心理需求。但有專家評論: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陌陌的商業化探索任重道遠。
今年1月,遇見3.0版本正式上線。這一版本增加了VIP會員特權,優化增值服務。遇見從2011年10月推出,雖然到目前用戶數僅千萬,但其商業化之路卻早早開始了。遇見的商業化是從VIP會員開始的。普通用戶成為VIP的門檻并不高,購買價值10元的1300個金幣即可。用戶付費之后可以看到心儀對象的詳細資料,購買禮品,搭訕異性或者維系感情。并可用金幣購買禮物贈送給心儀對象。遇見設置了一個“熱點”板塊,展示魅力值排名前幾位用戶的榜單,這抓住了大多數女性用戶喜歡
受人追捧和攀比的心態,男性用戶為之買單,遇見就把流量轉化為收入。遇見還有一個用戶付費自我展示的照片墻“全球焦點”,這種“曝光消費”是世紀佳緣等婚戀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我們現在每個月有幾十萬凈收入,雖然不多,但是隨著用戶人群增長,不愁盈利問題。”遇見創始人潘曉旭說,“未來我們會成為移動社交應用中的代表公司。”
騰訊旗下的微信目前用戶超過4億,是國內最大的社交App。今年7月,微信推出5.0版本,這一版本開通了微訊支付功能。微信支付將把騰訊自身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財付通,嵌入到公眾賬號中,實現連接線上線下的支付功能,這樣一來用戶可在微信公眾賬號里買機票、火車票等。據稱,騰訊還將推出微信金融,用戶可以在線完成交通違章繳費、買機票、買保險等。甚至還會與金融機構共同推出定制金融產品。
馬化騰在兩會期間曾宣稱:騰訊將在幾個月內推出以微信移動用戶為目標的游戲,以提高公司營收和盈利增速。而互聯網咨詢公司iResearch分析師稱,微信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完全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