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總經理李勇超先生是湖南省最早的MBA之一,1996年畢業于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管理學院。嘉利公司成功轉型為專業國際營銷公司,與他的經營思想與管理措施分不開。他倡導的“領先一步,做得更好”的企業文化,“與合作者一起成長”的經營理念,以及人才工程建設和先進的運營機制等,在公司轉型過程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日,李勇超先生接受了本刊的專訪。
專業國際營銷在公司業務運作中有哪些具體表現?
首先要強調的是完整概念的產品(Core,Actual&AugmentedProduct)。我們努力向客戶傳遞這樣一種理念,那就是,嘉利品牌的檸檬酸及其它產品并不是簡單的產品,而是包括了一系列有形和無形的服務與價值。通過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我們的客戶會明白:湖南嘉利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公司,可以提供質量穩定的產品,能夠及時交貨,能夠對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出快速反應,這樣一來,即使在市場發生波動的時候,客戶也會全力支持你。打個比方,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問題,供應商要100%地負責。我們與荷蘭化工(HCI)合作過程中曾出現過檸檬酸結塊問題,這也是該產品常見的問題,但是我們很快、很負責地把它解決了,現今我們與荷蘭化工合作得很愉快。
具體如何實現這一理念呢?
為保證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客戶要求,我們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如在改進運作機制方面,我們著重考慮給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在協作廠我們有辦事處,監督產品品質與出貨期,在主要出貨港上海也設有辦事處;為了便于搜集客戶信息,反饋客戶意見,滿足客戶本地化服務需求,我們也在美國和香港設立了辦事處。
在建立客戶網絡方面,我們以一流的貨源基地為依托,與一流的分銷商、用戶、貿易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力求建立起全球化的客戶網絡。我們和Ashland(北美排名第一的分銷商)、P&G(直接用戶)等都結成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如今,每年來自Ashland的定單在5,000噸以上,金額400萬美元;P&G作為我們最大的用戶,每年的定單量也達到6,000噸,金額500萬美元。同時,我們還獨家代理安徽省阜陽制藥廠檸檬酸系列產品的國內外銷售,該藥廠是中國最大的檸檬酸生產廠家之一。
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如何充分運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
在傳統促銷手段(走訪、博覽會)的基礎上,我們積極地展開網絡營銷,這也是國際營銷給我們提出的具體要求。1995年,我們就實現了辦公自動化(OA);1996年,開通了電子郵件,上了因特網,這在國內也是比較早的;1997年,我們開始了大規模的網絡營銷(Internetmarketing),并開始致力于網絡建設,有了自己的網站,開通了內部網,也開發了自己的商務管理軟件,為此,我們獲得了“湖南省網上貿易示范企業”稱號。今后,我們在這方面的構想是,基于專業產品建立我們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企業協作電子化,這一設想目前正在積極籌備中。
促使公司向專業國際營銷轉型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經歷的了從壟斷經營到多格局進出口經營的轉變。在轉變初期,我們仔細分析了我們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挑戰和潛在的機會。雖說生產企業越來越多的進入國際市場,但他們缺乏相關經驗,他們需要一個專業的出口機構來幫助他們。
另外,我們發現,認真的、專業的買家為減少國際貿易的差錯和風險,也很愿意與一個專業的出口機構合作。道理很明顯,傳統外貿的壟斷經營,也可以說是它的核心競爭力正在失去,而一個能準確掌握國際市場行情、精通國際貿易操作、能給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的營銷公司更有發展潛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轉型的直接原因。
實際上,營銷觀念在國外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是很平常的事,大家都覺得就是應該這樣做。我們現在不是說要走在他們前面去,而是向他們看齊。
你們將“領先一步,做得更好”稱為企業文化建設,請說明在哪些方面領先?怎樣領先?怎樣做得更好?
企業文化的形成也是從實踐中慢慢摸索出來的。面對知識經濟,我們認為,只有企業文化是不可被輕易復制的,一個知識型的專業國際營銷企業,應更加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為此,我們總結了公司發展的經歷過程,并加以提煉,構成了企業文化的精髓。
具體來說,首先是要做到觀念領先,這是最重要的,我們倡導全球化觀念,包括市場觀念、采購策略、服務水準、甚至人力資源各方面,要向國際標準看齊,這也是國際營銷要具備的最基本條件;但是,光有觀念是不夠的,關鍵是怎樣做,觀念思想要形成邏輯,制定出行動計劃,這就是思維領先,最后落實到行動上。我們現在所具有的在客戶服務、市場對策、科技運用方面的快速反應能力,已經成為嘉利公司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我們總是不斷地告誡自己:做個勇敢的人,去創新。公司脫胎于計劃經濟下的國有企業,如果沒有創新,沒有一群敢做敢為的嘉利人,便不會有我們現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公司,我們應該感謝這種精神。
“與合作者一起成長”,你們有什么切身的體會?
合作與資源共享也是當今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一個人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但是與人合作卻是實現目標的很好的方法。比如,我們通過與P&G的合作,引進了世界上最成熟、最先進的生產計劃、質量管理、品牌管理的理念;我們也利用世界500強之一的Ashland的分銷渠道將我們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
在合作中,我們奉行雙贏策略,以不損害對方的利益為前提。對國外買家而言,以我們穩定的貨源基地、快速反應和及時交貨的能力給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和創新價值。就國內生產廠家來說,我們以市場要求為標準,反饋世界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要求和市場動態,以求全面提升生產廠家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相應地,應該實施怎樣的人才戰略呢?
作為一個專業國際營銷公司,我們認為,如果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是營銷,那么營銷的根本則是企業員工的能力。在人才結構上,我們要求各種專業的都要有,要建立一支復合型的人才隊伍,因為新經濟時代是一個要求團隊作戰的時代。我們強調人力資源的優勢互補:包括知識領域、思考方法、性格等方面的互補。比如在專業上,我們集中了包括數學、化學、自動化、計算機軟件、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重點大學應屆畢業生,把他們組成一個整體。在這里,英語和計算機知識是必需的。
現在,公司業務人員平均年齡(業務骨干和管理層)只有26歲,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90%,很多都是剛從大學畢業。他們雖然年輕,但接受新生事物及應變能力強,這符合當今營銷時代的要求。
人才培訓是我們實施人才戰略很重要的一環,我們進行公司內部培訓、外派培訓和網絡培訓三結合的方式。比如英語培訓,我們公司內部組織小型演講,同時也參與專門的英語培訓機構舉辦的英語講座;每個員工,包括總經理在內都有個人學習計劃,每個人或部門可以隨時提出培訓要求,然后由人力資源部安排;培訓注重了實用性和有針對性,如報關、商檢業務的培訓,我們要親自去請教或請專人來,這種培訓效果很好。
怎樣認識當前所處的外部環境?要采取什么樣的對應策略?
國際上一些知名公司如CISCO、COMPAQ的快速發展,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誰能針對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采取戰略轉變,誰將是市場的贏家。
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由于因特網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B2B、B2C、C2C這些全新的商業模式必將取代傳統的商業模式;這對企業提出了知識型人才和知識管理的新要求。對此,我們要采取的措施就是以人才為依托,以市場為中心,以不斷創新為動力。具體講,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基于傳統平臺的專業國際營銷轉型,下一步將是基于電子商務的專業國際營銷。以此為目標,我們將繼續實施人才工程,繼續發揚我們的企業文化,繼續實行與合作者一起成長的管理與經營理念。
受訪人:李勇超總經理
湖南省外貿嘉利公司
電子信箱:info@hunanjiali.com
網址:www.hunanjiali.com
該企業榮獲2000年度環球資源中國出口企業成就獎華東區“管理突破獎”。
采寫EdwardMa系本刊專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