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的第一天,恰逢村里舉辦八一建軍節文藝匯演慰問老兵,村里老書記開玩笑說:“這個建軍節,組織上給我們送來了一個海軍哪!”在文藝匯演中,陳海軍與退伍老兵合唱紅歌,一下子拉近了與村干部、村民之間的距離。接下來的日子,陳海軍又經常走家串戶,與村民拉家常,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個活潑開朗的村官。
2015年,芹田村一年一度的“七夕文藝演出”如期舉辦。往年,主持人都是外請或者由鎮里下派,這次,村兩委一致推薦陳海軍。沒有主持經驗的陳海軍“攬下”這個活以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主持詞,直到滿意為止。晚會上,他接地氣的語言和活潑生動的主持風格,引發了鄉親們陣陣歡笑。文化站站長更是拍手點贊:“這是歷年來辦得最好的一場晚會,也是最好的主持人。”
隨著廣場舞在村里流行,陳海軍鼓勵村民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主動為村民舞蹈隊“芹田姐妹花”做“廣告”,撰寫相關新聞刊發在多家媒體上,得到了干部和村民的認可。文化活動讓陳海軍與村民之間積淀了情誼,分享了快樂。
2014年底,在一次志愿活動中,陳海軍得知福州有一批愛心棉衣正在尋找捐助對象。他立即回村摸清了全村低保戶、五保戶等困難群體的基本信息,逐一入戶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并和捐助機構進行溝通協調,最終16位困難群眾在寒冷的冬天收到了愛心棉衣。
隨著網絡銷售渠道的發展,陳海軍積極利用電商平臺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他和同屆村官合作開通“邵武市大學生村官微信平臺”,用于推廣無公害綠色農產品,還將芹田村優質葡萄通過東南網、邵武新聞網等多家網絡媒體進行宣傳推廣;主動聯系邵武市呱呱龍網絡銷售平臺負責人,對芹田村鵲山雞農場進行實地考察,拓寬銷售渠道。2015年8月至9月中旬,陳海軍為竹蓀種植戶銷售竹蓀3萬余元。“那段日子幾乎是白天黑夜地忙。”陳海軍從指導農戶包裝、運輸發貨到物流跟單,事無巨細,一個多月下來,人變得又黑又瘦。
初嘗成功后,陳海軍的干勁更足了。他了解到中藥材市場前景看好,決定先開辟一塊試驗田,試種中藥材。但田地、資金、技術都是橫亙在他面前的難題。村民覺得種藥材不靠譜,不愿意把地租給他。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城郊鎮南武夷藥博園的老板楊斌,楊斌被這個敢想敢拼的小伙子所感動,同意讓他在藥博園的青年創業園內,孵化培育中藥材項目,種植中藥材鉤藤100余畝。2015年10月,陳海軍憑借《中藥材鉤藤創意產品開發》項目榮獲“福建省第二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和“邵武市首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期間,他參與的福建省科技廳研究項目《藥用菌茯苓大田栽培關鍵技術引進與示范研究》,也于2015年12月通過了驗收。
2016年8月,陳海軍通過了選調生考試,被分配到離市區40公里遠的和平鎮,精準扶貧成為他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和平鎮貧困戶有96戶265人,陳海軍走村入戶、收集數據、整理檔案。2016年完成易地扶貧搬遷9戶38人,順利通過福建省第三方評估小組驗收,42戶114人如期脫貧,當年完成扶貧小額信貸145萬元,開展雨露計劃培訓學員80人,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扶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