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參觀紅色革命舊址不僅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涵,為了深入學習黨史文化,堅定黨的信念,明確黨的目標,啟迪智慧、砥礪品格,“銘先烈擔使命”暑期社會實踐團進行學習黨史的實踐活動。由于疫情防控,實踐團化整為零,各自在自己的家鄉尋找紅色足跡,進行學黨史實踐紅色革命舊址追尋紅色起點活動,傳承紅色血脈,汲取前行力量。因此,我來到了海南省東方市紅色革命教育點——八所港(解放海南最后一戰發生地)。

(八所港正面照)

(來到八所港)
八所港位于海南省東方市八所鎮濱海南路。1939 年至 1942 年,侵華日軍侵占海南島后,為掠奪、運送鐵礦等資源而建,是侵華日軍侵華在海南留下重要歷史罪證之一。1945 年 11 月,侵華日軍投降后由國民黨政府經濟部接收了八所港。直到1950 年 4 月 16 日晚 19 時 30 分,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大軍在瓊崖縱隊和渡海先遣部隊的密切配合下,開始向海南島發起總攻。經過 十余個小時左右的海上激戰,渡海大軍于 17 日成功登島,并于五月1日上午清除所有國民黨殘余力量完全解放海南島,使得八所港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與八所港合照)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不斷發展現如今八所港成為對外開放的一個較重要的國際港口之一。

(八所港現今狀況)
現今八所港還是海南重要的化肥、礦木資源等物資的輸出港之一,并于2011 年東方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列為不可移動物。
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是我們力爭的事,通過這次實踐,了解了八所港的紅色事跡,對感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精神有了很大的認識,中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充當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承者,我們青年應當齊心協力,忠于黨以革命先烈為榜樣,自強不息,進一步學習紅色精神并且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祖國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撰稿人:李才能 聯系電話:1533892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