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黃山松精神就是:頂風傲雪的自強精神,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眾木成林的團結精神,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廣迎四海的開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獻精神。
在這里還有著守護它10多年的守松人胡曉春作為第19任守松人,胡曉春每年有超過300天駐扎在海拔約1670米的迎客松旁,寫下了140余萬字的《迎客松日記》。他將守護好迎客松,作為一門值得用一生去參悟的學問。從29歲到40歲,歲月的輪軸滾滾向前,守松人胡曉春的兩鬢冒出了少許新生的白發(fā),古老的迎客松看上去卻依然蔥郁年輕、笑傲群峰,胡曉春說,“它能青春永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胡曉春眼中,千山萬水,不及黃山之秀美,“迎客松已陪著黃山走過千年風雨,在四面八方的堅硬中,它不只是一棵樹,它值得人們注入更柔軟的情感。”守松人與迎客松的關系,更像是兩個生命間的相視與守望。
黃山松姿態(tài)堅韌做然,關麗奇特,但生長的環(huán)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于巖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春黃山松大多生長石縫中,千姿百態(tài),競異爭秀。難怪有人說,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名揚天下,黃山松有不可磨滅的一份功勞。看石,還得贊松。荷花雖好還需綠葉扶。黃山松也就是怪石的綠葉無私的點組著怪石度過春要秋冬。這是松的,也是一種山與石意境的統一。
黃山松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一起學習,在這次的調研活動中認識到它身上的可貴品質,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更好運用,在困難面前要學會堅持不懈的精神。此次調研活動,對于了解黃山松精神以及對安徽傳統精神如何在新時代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志愿者了解到黃山松精神的精神內涵,表示自己將在明年繼續(xù)參加此類有意義的活動,立志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黃山松精神,呼吁更多人參與到弘揚家鄉(xiāng)優(yōu)秀精神文明的隊伍中。
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0級網絡工程張明治
團隊屬性:江淮舉旗“一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