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現代化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然而,疫情當下,中小微企業面臨種種困難,生存遇到危機。為了解在疫情下中小型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長三角小微企業調研團”團隊成員武林、張士靜,于2022年8月7日對蕭縣新秀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調查、采訪。
團隊成員事先與企業領導進行溝通,并約定好采訪時間。在前往采訪之前,團隊成員搜集資料了解到,一直以來,中小微企業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國家工信部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中小微企業已經達到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創新成果以及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疫情之下,相比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受疫情的影響更大。團隊成員也因此認識到了此次采訪的重要性。

8月7日上午,團隊成員一同乘車前往企業所在地,與企業領導在約定的時間見面。在企業領導辦公室,團隊成員與企業領導進行了關于疫情對中小微企業挑戰和機遇的交流。在采訪過程中,企業領導談到了疫情對市場需求、客戶經營、資金管理以及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影響和對于疫情的見解以及企業在疫情期間采取的措施和疫情下政府所出臺的政策及紅利。采訪最后,企業領導提出了對有創業想法年輕人的建議。通過此次采訪,團隊成員更清楚的認識到了疫情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也感受到了中小型企業發展的艱難。

采訪結束之后,企業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了企業廠房。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來到DCS控制室并為團隊成員進行講解,然后為團隊人員介紹工廠所用的制氮機等一系列機器。最后參觀工廠內的自動化生產線,期間工作人員耐心為其講解其工作原理及流程。團隊成員在此期間也認真學習并提出相關疑問,工作人員一一為之解答。

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影響非常大,但是總體看疫情是危機,同時也是機遇。企業要堅持“兩條腿走”,不僅要積極的依靠政府的扶持性政策,更要積極的開展自救。首先要戰略謀劃,進行系統布局;其次需要辯證思維,加強信心重建;然后要有抱團理念,尋找多方資源;最后要創新求變,實現轉型突圍。
對中小企業來說,這個春天要來得晚一些,但晚春依然孕育著無數希望。這一次,受過嚴冬洗禮的中小企業也必然萌發出很多創新。這種創新,依賴企業的堅定信念,自挖潛力,迅速調整,以變應變;也依賴中國企業家的擔當、堅忍、創新、無畏和搏擊巨浪的氣魄。疫情之下,中小企業當自強。
圖:武林/文:武林、張士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