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鵬
歲在壬寅,夏末秋初。8月2日,山東科技大學"精益求精"能源護河團隊來到濱州市圖書館地方文獻館和博物館開展了查閱黃河流域治理和發展的文獻的活動以及共同學習了黃河文化。本次活動由社會實踐團隊濱州分隊負責,團隊成員由朱安琪,王杰辰,張鵬,吳曉瞳,石建龍,孫浩,陳楊楊,陳東祺等成員組成。
為了追隨“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的步伐,"精益求精"能源護河團隊濱州分隊來到了濱州市圖書館和博物館,并在網絡上了積極搜索和學習了有關黃河文明的知識。團隊成員在共同學習下深刻意識到了保護黃河的重要性和保護黃河是一項關乎中華民族命運的重要工作。
為了加強團隊成員對黃河三角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和對黃河生態治理方面的認識以及方便后期對開展有關黃河文化的宣講活動,團隊在隊長朱安琪的帶領下,深入學習了黃河水文化的文獻資料,了解了古代人和現代人在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方面的采取的措施以及比較了黃河在以前和現在發生的變化。現在對水的需求越來越大,團隊認真查閱了通過現代化措施以及處理城鄉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用書分配之間矛盾的先后用水原則,仔細觀看并學習了黃河的河道圖,了解了黃河在濱州人們生活生產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精益求精"能源護河團隊濱州分隊成員還去到了濱州市博物館,在博物館中認真學習了因黃河而產生的各種文化,和觀賞了古代黃河流域文化所產生的獨特文化遺品,其文物多種多樣,讓團隊成員在認真調研之余,不禁的感慨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經過實地調研和學習資料,隊員們深刻了解到黃河對濱州市人民生活的影響,和從古至今人們為治理黃河所貢獻的智慧和取得的成果。團隊成員通過這次濱州市博物館和圖書館之行加強了對黃河治理的理解,以及深刻意識到作為青少年應積極保護黃河的生態環境,爭當保護黃河的宣傳使者。
攝影:朱安琪
校對:袁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