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的音符,譜成一首歌,讓盲人朋友聽見愛,享受真情。用愛的絲線,織成一條毯,讓盲人朋友觸摸愛,感受溫暖。
7月18日至7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光盲之路社會實踐團隊返家鄉哈爾濱開展以弘揚勞動精神,練就過硬本領為主題的社會實踐內容。
小隊與盲人家庭合照
小隊首先去拜訪了哈爾濱市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哈爾濱市中醫按摩學會理事、香坊區盲人協會副負責人薛博洋,關于盲人的生活以及盲協的工作進行了采訪,薛博洋先生向小隊成員介紹了2022年七一盲人協會組織的送愛心送溫暖進社區活動,通過與社區和街道辦事處的合作,邀請盲人朋友給老黨員們進行免費的按摩活動,這是盲人朋友們自我價值的體現,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同時也增加了盲人朋友的社會認同感。
采訪
采訪之后,小隊在哈爾濱市區進行了盲道調研與掃雷。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社會對于盲道不是特別重視,例如有很多盲道鋪設錯誤,有的盲道后續沒有及時維護已經開裂;以及很大盲道被汽車或共享單車占用的情況。整體而言哈爾濱盲道覆蓋率較高但雷區較多。在此呼吁大家杜絕占用盲道停放機動、非機動車;也呼吁政府修建更合乎標準的盲道,從而保障盲人朋友的出行安全。
除盲道調研外,小隊還深入了盲人家庭進行志愿服務,例如幫助盲人打掃家里的衛生,陪伴盲人出行等。
在進行志愿活動時,小隊發現盲人的生活中真的很需要幫助,比如幫助的其中一家爺爺奶奶,視力都有障礙,打掃衛生時,角落有很多灰塵是他們平時很難打掃到的;另一家的老奶奶不會設置手機提示音。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難發現盲人在生活中常常面臨著我們難以想象的困難,如果沒有人陪同,盲人在家中就經常會有一些磕碰,更不用說出行所面臨的問題。小隊的成員都們感受到了盲人的困難,我們真心希望能讓更多的志愿者、有愛心人士來參與幫助盲人的活動,希望有更多的平臺來能夠讓盲人與社會緊緊連接。
幫助盲人打掃衛生
幫助盲人修理手機
關愛盲人生活,傾聽盲人世界。小隊希望能夠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盲人生活的不易與艱辛,關心盲人,體諒盲人。這并不需要做一些宏大的事情,比如可以在遇到盲人過馬路時攙扶一把,工作遇到盲人時能多一些耐心,對盲人少一些誤解和偏見,從這樣的小事做起,讓盲人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同時社會團體也可以多組織盲人活動,幫助盲人產生更多的生活熱情與興趣愛好,發掘盲人潛力;此外在盲人相關志愿活動中,志愿者能在與盲人的接觸中了解盲人,學習盲人自強不息、樂觀進取的精神;盲人能從志愿者的關心和幫助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我想,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終有一天所有人能夠行走在同一片藍天下。
照片作者 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