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縣蘇維埃政府紀念館以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為主旨,以隴右地下革命斗爭為重點,以渭源人民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為主線,通過詳實的文字和各種圖電、圖表、實物及現代化高科技手段等,精心設計布局,全面展現了渭源境內有關紅軍長征、甘南農民起義、隴右地下斗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等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紀念館共有六個部分,由序廳,渭源籍英烈名錄碑以及四個單元構成。當我們走進展館,映入眼簾的便是巨大的紅軍浮雕像,浮雕作品展現了1936年紅軍經過渭源時,渭源群眾及開明鄉紳歡迎紅軍的場景。浮雕像旁擺放的,是鮮紅的黨旗和入黨誓詞宣傳牌,看著入黨誓詞,我耳邊仿佛出現了千千萬萬聲震耳欲聾的宣言,我知道,那是革命先輩們的高呼,他們用熱血踐行著自己對黨的熱愛。懷著對革命先輩們崇高的敬意,我們走進展廳深處,走進四個單元,更詳細的去了解先烈們的偉大。
第一單元,紅軍長征播火種,渭源建立蘇維埃;第二單元:隴右斗爭志更堅,星星之火終燎原;第三單元:解放炮聲震撼隴原,武裝起義解放渭源;第四單元:優良傳統永不忘,革命精神代代傳。這四個單元將渭源這片土地上的紅色故事淋漓盡致的展現,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無一不訴說著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改變,過去的艱難早已遠去,留下的只有無言的器具,默默訴說著革命和光陰的故事。
最后,我們來到了英烈名錄碑,我們在這里向長眠的英烈們哀悼致敬。佇立碑前,比照往昔,感受和目睹這滄桑巨變,我們大受震撼,革命的殘酷和革命者的悲壯,與如今百姓生活的繁榮景象,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我們仿佛身處革命與和平的裂縫之間,一半是浴血奮戰的革命英烈,一半是陽光下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辜負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追循著他們的足跡,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讓紅色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符國艷來源:紅柳青年學習隨身聽實踐團閱讀: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實踐團隊本次來到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蘇維埃政府紀念館,在這里弘揚革命精神,了解紅色渭源。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赴寧夏固原草地資源可持續性管理調研團到達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寨科鄉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
為從淮劇中探尋紅色記憶,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赴建湖“建湖‘淮’夢——從淮劇探尋紅色記憶”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2022年7月28日至30日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只有將紅色底蘊銘記于心才能把握時代之魂、關注時代之需、聚焦時代之變、引領時代之風
不忘初心,回憶革命崢嶸歲月
目前社會上對于老年人的關心大多止步于身體上、生活上的物質照料,但是在一個老齡化嚴重的階段我們也應該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從社會
2022年8月30日,安徽財經大學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安徽省阜陽市阜陽潁泉農商銀行進行實地調研,進一步了解了潁泉農商銀行的普惠金融發展模
大學生“三下鄉”實踐活動調研報告,主要講述此次黨史學習實踐活動從計劃到實施到收獲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