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內鄉縣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生怕打擾到安息的烈士。首先從大門進去是紀念碑廣場 碑上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些,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這天的參觀,讓我的血液又再次沸騰。
通過工作人員對一幅幅戰爭圖片、歷史文物、文獻史料的講解,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視死如歸的愛國情懷。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跡總是浮此刻眼前:在戰火的硝煙中前仆后繼的戰士,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我仔細地看著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了解他們的英雄事跡,想象著那一幅幅堅毅的臉,他們義無返顧地為了人民的解放獻出寶貴生命,他們把生命永遠地停留在了這個最輝煌的時間了。我只能從內心里發出感慨,為那些英烈們贊嘆。我想他們在天的英靈會感到欣慰的,因為今天的祖國終于強大了,人民終于當家作主了。在這讓烈士永存萬年的地方,我接受了一次刻骨銘心的革命傳統教育,將激勵著我以倍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為了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強盛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
那些名字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一位烈士的墓碑背后都是一段拋頭顱,灑淚血的悲壯史。“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安息的烈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幸福,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之后我在紀念碑前默哀30秒并向革命烈士們獻上了鮮花,寄托著對烈士無限的追思、緬懷與敬意,我們都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洗禮。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愛國精神,革命精神和高尚風范,這些精神激勵著大家牢記當今生活在和平年代,作為青年人的初心使命。鞭策著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前進和努力,弘揚艱苦樸素精神。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我們要抓住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機會;提升我們的修身,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每一個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每一個熱烈燃燒的忠魂,都有一種義無反顧,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致敬英雄!致敬時代!(通訊員 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