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日照12月14日電(通訊員 張相科)為進一步明晰新型職業農民基本概況,幫助實踐隊成員掌握基本信息,為接下來的實地調研活動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12月7日曲阜師范大學“隱入塵煙”實踐隊于JS405教室召開第一次線下培訓會議,本次會議由實踐隊隊長馬晨旭主持,主要圍繞任務分工、實踐形式等內容展開,大家各自發表意見、闡述想法,提出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共同商討。

圖為實踐隊召開第一次線下培訓會并進行新媒體宣傳培訓。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晨旭 供圖
奠定理論基礎,響應時代號召
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并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會議伊始,文獻研究第一小組四位成員分別就從新興職業農民的定義與培養、培育的政策目標與實踐探索、鄉村振興推進新興職業農民培育的現實挑戰與實現路徑以及農村培育新興職業農民的現實困頓等四個方面向大家展開講解。新型農民與傳統農民的差別在于,前者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職業”,后者是一種被動烙上的“身份”。大量的農村青年外出打工,主動選擇離開農村的土地。這是大多數“身份農民”脫貧奔小康的道路選擇,是時代的進步,歷史的必然。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
通過文獻小組的講解,實踐隊成員了解到當前階段新興職業農民發展遇到的困境主要包含兩點。一是農民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部分農民在生產中還嚴重依賴傳統和經驗,接受現代農業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動性。二是農民參加培訓普遍不足,參加過各種務農、務工培訓的農民占比較小,大多數農民沒有參加過知識培訓,文化水平較為低下,科技知識嚴重匱乏。
樹立價值意識,提升自身能力
從國家層面來講,“三農”問題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比很大,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既是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又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助推因素。從團隊層面來講,隊員們在此次實踐活動中深入當地農村,體驗農民生活的過程,能進一步感悟青年大學生在實現“中國夢”道路上的時代重任。同時可以呼吁更多的社會力量,通過團隊成員線上線下的宣講以及學校的影響力,號召政府及一些公益組織一起努力,為實現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提供更多可行之路。

圖為實踐隊成員向大家講解稿件寫作注意事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晨旭 供圖
明確實踐主題,合理分工安排
基于山東省農業大省的現實情況,隊長馬晨旭在與指導教師進行溝通,并在組內進行了充分討論后,最終將實踐課題確定為“農戶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認知差異與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山東省農戶調查問卷的實證分析”。
團隊成員深知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會議召開前夕便提前熟知了社會實踐申報書的流程,積極配合隊長開展工作。此次會議,隊長馬晨旭對實踐主題、實踐內容進行了剖析,分析了隊伍的優勢和特色,確定采用實地調查、形成報告的形式獲取實踐結果。明確了下一階段實踐隊的任務安排。在設計完成調查問卷與訪談內容的基礎上,各實踐小組遵循疫情防控常態化規定下,分赴泰安、德州、淄博等地開展第一階段實地實踐。各小組分工不同,時間地點不同,線上調研,線下走訪,力求多角度、多方面探析了解新時代背景下農戶對新興職業農民的認知程度并積極探尋可行性辦法。

圖為實踐隊成員積極參加培訓會,聽取并學習實踐注意事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晨旭 供圖
交流經驗感悟,總結會議成果
會議臨近結束之時,隊長告誡各位隊員:社會實踐不是簡單動動嘴皮就可以的,在實踐的具體實施階段,大家必須嚴謹務實、明確的完成各自工作,保證實踐各階段任務及時完成。同時,隊長強調在實踐過程中應重視團隊作用,對于實踐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在隊內提出并交流,集中團隊智慧以進行解決。會議最后,各實踐隊員積極發言,并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對實踐前期的準備完善起到了積極作用。會議的舉行加深了“隱入塵煙”成員之間的相互了解,加強了實踐團隊的內部凝聚力,為實踐活動的有序進行牢固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