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尋暖冬,鄉村亦添彩
中國青年網日照12月21日電(通訊員 劉書銘)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當地鄉村振興事業發展,了解現階段鄉村發展現狀,推動鄉村人才振興,2022年12月21日,曲阜師范大學“隱入塵煙”社會實踐隊前往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走進鄉村發現新的鄉村發展策略,助力鄉村人才培養,并為鄉村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青春力量。實踐之初,訪問先行。乘著朝陽,隊員們前往本次實踐活動的第一站,周村區朝陽社區,進行訪問調查。本次調研內容包括農業現代化、新型職業農民兩部分。據了解,朝陽社區居住的多為由于鄉村改造而入住的老人,他們大多數都從事過農業活動,曾是鄉村的核心力量,對鄉村、農業具有極高見解和經驗,部分人至今仍從事農業活動。隊員們走進家家戶戶,首先調查居民們對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現代化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很多居民表示,自己生在鄉村長在鄉村,具有極高的鄉土情感,如今的青年人愿意關注鄉村事業,讓農民在創新的形勢下既能省時省力又能實現增收致富,自然對本調研具有極高興趣。隨后,隊員們向居民們詳細闡述了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現代化的具體含義和現實意義,以視頻、圖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現出農業現代化為農民帶來的巨大收益和新型職業農民廣闊的前景,獲得居民們熱烈反響,也獲得了極高的認可度。

圖為實踐隊員在社區內訪問。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董一冉供圖
步入鄉村,走近大地。步履不停,隊員們走進周村區南郊鎮,來這里尋找鄉村振興的故事。竹林郁郁蔥蔥,河水碧波蕩漾一棟棟造型古樸、配套完善的特色民俗,這是這一片新農村帶給隊員們的第一印象。位于南郊鎮的韓家窩村利用獨特的鄉土資源,走出來一條“美學+鄉村旅游”的新型致富之路。隊員們沿著“美學小巷”走入家家戶戶,進入農家房改造而成的清雅民居民宿,喝杯熱茶或品一杯咖啡,短暫而愜意地享受一番田園生活。每一間民宿,處處散發著自然而然的溫馨和舒適,無論是家具和擺件,海上風格各異的裝飾,既有家的味道,又有鄉愁的記憶。復古的建筑風格和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地域吸引著隊員們,優美的生態環境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觀光旅游,提升了旅游層次化、多樣化,既推動了鄉村旅游業發展,又促進了村民致富增收。據悉,韓家窩村年平均接納游客80萬人次,人均增收1600元,極大促進了鄉村振興工作的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了解鄉村發展概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賈志浩供圖
樂在鄉村,光景無限。除了風格各異、舒適溫馨的特色民宿外,隊員們向韓家窩的更深處走去,在色彩繽紛的彩虹滑道上體驗百米滑草場的驚險刺激,去池塘體驗垂釣的樂趣,在采摘園里和農民伯伯一起享受現代化農業所帶來的豐收的喜悅,獲得農業文化修學、農耕田園體驗、山地康養獨家、現代生態農業的享受,尋找傳統與時代相融合、自然與人文共輝映的蓬勃生機。再走一步,隊員們進入皇住村,這里是周村區的主要瓜果基地,一年四季瓜果飄香,發展著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在40多個采摘大棚之間,隊員們看到了不同品種的草莓、鳳梨、核桃、桑葚、無花果、獼猴桃等作物,數量多,質量高,用現代化的機械和先進的農業技術,吸引著周圍無數游客來體驗采摘的樂趣,為周邊城區提供高質量的水果蔬菜。在長時間調研學習中隊員們略有疲憊,坐在火爐邊,來一碗地地道道的鄉村美食,煙火騰天,驅散寒意。民宿、采摘、彩虹滑道、農村美食,不僅僅是旅游的目的,更是這片鄉村發展致富的道路。

圖為實踐隊員體驗現代化農業。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賈志浩供圖
反饋思考,發展致遠。對于許多一輩子種田勞作的村民來說,村子就是他們的家,隊員們希望能利用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和現代化農業讓更多農民享受到更多現代化的成果,留得住鄉愁,又實現增收致富。隊員們在體驗現代化鄉村生活的同時,一路上斷斷續續記錄,時時刻刻思考,把發現的優點和不足一一列舉,走進社區、村委等有關單位,向相關負責人提出加快文旅融合、提升現代農業適應性等針對性建議,用自己的眼力、手力、腦力、筆力助力鄉村發展,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一份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賈志浩供圖
千年夙愿今夢圓,鄉村振興譜新篇。本次實踐活動,隊員們從城市走向農村,從意識走向產業,在體驗中記錄,在記錄中思考,透過感性的表面,分析理性的經緯,找出獨屬于鄉村的那抹神奇色彩,用青春畫筆執筆,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留下青年人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