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基層農村,了解基本情況
12月16日,“隱入煙塵”實踐隊隊員到達德州市陵城區東關村街道辦事處,與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展開交流討論,工作人員向隊員詳細介紹了近年來東關村農業發展狀況。他表示:“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德州市高度重視農村經濟發展,東關村積極配合上級工作,發展農業生產,引進農業新模式、新技術,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東關村農業發展態勢良好,展現出農村發展新活力。”
實踐隊隊員進一步向工作人員詢問東關村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狀況,工作人員解釋道:“伴隨國家、德州市政府以及陵城區本地相繼頒發有關新型職業農民的相關政策,東關村把握機遇,借助政策優勢,積極在村中宣傳新型職業農相關政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重點培養對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農村思想較為封閉落后,村中大部分農戶仍然保持著傳統的農民觀念,對“新型職業農民”缺乏認知,并且對該職業缺乏信心,這對后期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帶來極大影響。”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交流場景。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董一冉 供圖
村莊深度走訪,調查發展真實狀況
在了解東關村基本情況之后,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實踐隊員們走進村莊,進行實地深入調研。走進村內,可以感受到當地民風淳樸,村民大多都是勤勤懇懇、本分老實的農民。同時實踐隊員發現東關村內以年長者與孩童為主,青壯年的身影較少。
首先實踐隊員們跟隨工作人員來到蔬菜大棚,實地觀察蔬菜種植。實踐隊員們大多數為第一次實地參觀蔬菜大棚,在新奇之余,隊員們了解到蔬菜大棚是一種具有出色的保溫性能的框架覆膜結構。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結構或者鋼結構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層或多層保溫塑料膜,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溫室空間。外膜很好地阻止內部蔬菜生長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內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大棚的使用與普及,不僅提高了東關村的糧食產量,而且也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東關村大多數農戶目前所使用的都是簡單覆膜大棚,由于技術的欠缺,只有少數農戶安裝新式大棚。

圖為東關村蔬菜大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晗悅 供圖
參觀完蔬菜大棚以后,實踐隊隊員們走進村民家中,與村民進行交流。村民們友好和善,積極回應實踐隊員所提出的問題。在訪談過程中,隊員們了解到東關村一直致力于經濟建設,改善落后狀況。自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東關村便積極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給與農戶資金與政策支持。成立農業合作社,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帶動村民的生產積極性。
當隊員們詢問起有關新型職業農民問題時,部分村民都表示了解程度較淺。他們表示:“在此之前,也聽說過新型職業農民,村中也積極培養了部分人往新型職業農民的方向發展,每年也會評選新型職業農民優秀代表,以此鼓勵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但是,老一輩的農民習慣了原有的生產方式,都表示不愿嘗試,承擔其中的未知風險。”因此,如何減輕村民疑慮,讓更多的村民加入新型職業農民的行列,是東關村發展的下一步方向。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村民。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徐恒澤 供圖
實踐隊員們在此次東關村深入走訪中親眼見到了新時代新農村的嶄新面貌,深刻感受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可以緩解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而且可以助力改變農村發展緩慢落后的現狀,縮小城鄉差距。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也在不斷進行,涌現出一批批新興農村建設力量。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擁有廣闊前景,但是鄉村“空心化”現象、農民現有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依舊制約著其進一步發展。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該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積極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