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百雙進”社會實踐 | 保護海洋生態·推動藍碳發展——浙江外國語學院赴南麂島社會實踐小分隊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雙碳理論,促進“兩個先行”推動可持續發展,浙江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南麂島藍碳可持續發展科教小隊奔赴浙江溫州南麂島,以科教專業知識和科學素養,開展調查南麂島藍碳資源的分布,分析藍碳交易對碳減排的作用,探討南麂島以及浙江省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創新實踐和政策措施。

出征合照
本次實踐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發布問卷,線下實踐內容分為三部分,隊員們依次進行實地探訪、問卷調查、交流采訪,實地感受南麂島的生態多樣性。
海島漫游,尋藍碳足跡
碧海仙山,貝藻王國。南麂列島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獨特多樣,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潛在的藍碳儲量。隊員們從浙江溫州平陽鰲江的碼頭出發,航船行駛約55公里,看盡藍海碧波,遇成群海鳥追隨,到達中國十大最美島嶼——南麂列島,開展實地探訪,探尋藍碳足跡。



隊員們進行實地探訪
首先,隊員們來到大沙岙沙灘。作為國內罕見的貝殼沙灘,這里是中國海域的重要貝藻類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生態價值,對我國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重大意義。





南麂島海洋館強調科普教育的重要性,試圖喚起人們對海洋環境的關注。通過展示海洋生態系統的藍色碳匯功能,向公眾傳達了海洋生態系統對緩解氣候變化的重要性。游客們可以了解海洋如何吸收和儲存大量CO2,從而加深對藍碳概念的認知。


通過參觀館內的多媒體展示和實物模型,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脆弱性。這也有助于提高公眾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意識,鼓勵人們采取行動保護海洋資源。
海洋問卷,繪藍碳未來
隊員們深入探討南麂島與藍碳可持續發展及“兩個先行”政策的重要關系,擬定問卷。將問卷隨機發放給當地工作人員,因此問卷數據更具有針對性,數據更真實可信。問卷圍繞藍碳展開,藍碳全稱藍色碳匯或海洋碳匯,指的是海洋對于空氣中活性的碳進行捕捉和封存。有報告顯示,海洋吸收了全球人造二氧化碳的四分之一以及90%以上溫室氣體的熱量,所以,海洋碳匯對于全球的碳匯而言是一個重要方面。海洋碳匯還可以在取得相關認證的基礎上進行市場化交易(即藍碳交易)。

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藍碳開發所知甚少,交流了解藍碳后,他們承認南麂島潛在巨大的藍碳資源,對于碳排放情況,他們有較清晰的了解,汽車、空調排放的氣體是碳排放主要來源。除此之外,對“兩個先行”有一定了解的的人員普遍認為,南麂島藍碳可持續發展對推動浙江省兩個先行政策有著積極影響。
碧海心聲,悟生態發展
在南麂島的社會實踐中,隊員們與當地海洋館工作人員展開深入交流。隊員們就南麂島的生態發展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工作人員介紹了島上多樣的生態系統,以及島上保護區和海洋保護政策的推動,包括對海草床和珊瑚礁的保護,島上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藍色碳匯,有效減緩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一系列環保措施的推動使島上生態得以可持續發展。

本次實踐活動團隊在首個國家生態日(2023.8.15)之際,按照習近平主席于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實踐來到浙江溫州南麂島,進行南麂島藍碳的考察。團隊成員們重點從南麂島海洋館入手,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與海洋館工作人員進行采訪,感受到了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實踐感悟
本次實踐活動通過參觀、體驗、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方式對南麂島的海洋生態環境進行了深入了解,南麂島擁有豐富的藍碳資源,生態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的同時響應兩個先行政策,實現了共同富裕,這對其他沿海地區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22科教2班馮芝渝
身為科教專業的我們,通過本次南麂島藍碳的實地考察實踐,提高了自身的科學素養,并深切感受到南麂島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南麂島在“兩個先行”政策下,以本土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持高質量發展,描繪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動人樂章!
——22科教2班夏羽婕
此次赴南麂島的實踐中,我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科學素養,更深切領悟到海洋生態保護與碳減排的重要性。保護海洋,就是保護地球的未來。發展藍碳,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切實行動。只有秉持綠色理念,我們才能賦予未來更清新的藍天!
——22科教2班 蘭欣怡
團隊介紹
指導老師
徐羽展 教育學院
實踐隊員
22科教2班 蘭欣怡
22科教2班 夏羽婕
22科教2班 馮芝渝
圖片 | 蘭欣怡 夏羽婕 馮芝渝
文案 | 蘭欣怡 夏羽婕 馮芝渝
指導老師
徐羽展 教育學院
實踐隊員
22科教2班 蘭欣怡
22科教2班 夏羽婕
22科教2班 馮芝渝
圖片 | 蘭欣怡 夏羽婕 馮芝渝
文案 | 蘭欣怡 夏羽婕 馮芝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