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冬日暖陽灑下溫和的光輝,曲阜師范大學“東風筑夢”實踐隊的隊員們,懷揣著對歷史與發展的探索熱情,踏上前往東港區濤雒鎮的旅程,目的地是意義非凡的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座基地宛如一部立體史書,承載著日照人民熾熱的初心與夢想,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引領農民走出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壯麗篇章。
初入基地,感悟農業創新征程。踏入刻有“東風”二字的仿古牌樓,隊員們仿若穿越時光,置身于那個滿溢奮斗與創新激情的年代。眼前的墻畫栩栩如生,記錄著日照農業發展歷程中的關鍵節點,從南茶北引到各類特色產業崛起,每一幅都訴說著日照人民敢為人先的動人故事。
其中,“海水稻試種”的歷程尤其引人深思。日照部分地區的鹽堿地,曾是農業發展的難題。但當地農業專家與農民們不甘現狀,積極響應國家海水稻種植推廣政策,開啟了艱難的試種之路。面對鹽堿地惡劣的土質,專家們扎根田間,研究土壤改良方案,從調整酸堿度到優化養分結構,進行了無數次試驗。農民們全力配合,精心照料每一株秧苗,密切關注生長狀況。歷經反復失敗與不懈調整,海水稻終于在這片鹽堿地上成功扎根,實現了從不可能到可能的突破。站在如今生機盎然的海水稻試驗田邊,隊員們深刻感受到這不僅是農業技術的重大成果,更是日照人民勇于挑戰、堅韌不拔精神的有力見證。這種精神激勵著隊員們,在面對困難時要堅定信念,以科學的方法和不屈的意志去戰勝一切阻礙。

圖1為展覽的繪畫作品
走進展館,回溯歷史使命征程。沿著主路前行,隊員們來到“鄉村振興之路”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實踐展館。館內豐富的圖文與實物展示,生動再現了“打土豪、分田地”時期農民運動的波瀾壯闊。隊員們仿佛能聽見激昂的口號,看見農民們眼中對土地與未來的熱切期盼,深切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依靠農民、為農民謀福祉的初心。
“創業之路”展區重現了1958年日照水庫建設的宏大場景。彼時,工地上彩旗飄揚,機器轟鳴,建設者們肩扛手挑,以簡陋工具晝夜奮戰,將荒山野嶺化作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他們喊著號子,齊心協力搬運土石方,一磚一瓦筑起水庫大壩。這一壯舉不僅是水利工程的建設,更是團結奮斗精神的豐碑。隊員們深深敬佩先輩們的奉獻,也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農業建設的偉大成就感到自豪。
“改革之路”展區展示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日照縣探索生產責任制的歷程。大包干的順口溜仿佛仍在耳邊回響,隊員們從中感受到改革為農村帶來的巨大活力與變革,更加堅定了對改革開放偉大決策的信心。

圖2為實踐成員采訪游客
漫步戶外,領略鄉村繁榮盛景。走出展館,基地戶外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天藍水碧,青山環繞,特色產業蓬勃發展。隊員們漫步其間,與當地農民交流,了解到產業發展背后的艱辛與堅持。從特色農產品種植到鄉村旅游開發,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與汗水。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眼前的繁榮是科技創新、政策扶持與農民勤勞相結合的成果。作為新時代青年,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繁榮,更要思考如何助力鄉村持續發展。
訪談交流,深化認知與展望。 在基地周邊,隊員們與參觀者、當地居民深入交流。大家對基地多樣的宣傳渠道,如新媒體平臺的運用,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讓紅色文化與農業發展故事得到更廣泛傳播。基地獨具匠心的農耕科普,融合傳統與現代,傳承文化的同時啟迪智慧,深受贊賞。隊員們也為基地發展提出建議,如加強與高校科研合作,提升科普深度;拓展國際交流,展示中國鄉村發展成就。隊員們對基地未來充滿期待,相信它將在鄉村振興與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
參觀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東風筑夢”實踐隊的隊員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在這里,他們了解了日照人民的奮斗精神與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業發展的光輝歷程,深感使命在肩。隊員們表示,將把此次所學所悟融入學習與生活,提升自身素質,以先輩為榜樣,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讓奮斗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圖3為實踐隊員合影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