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調研報告
一、引言
(一)調研背景
(二)調研目的
二、園區概況
(一)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二)園區規模與布局規劃
(三)展品資源與特色
三、園區特色與亮點
(一)國防教育功能突出
(二)獨特的互動體驗
(三)融合地方文化與濱海環境
四、運營與發展情況
(一)游客接待量分析
(二)旅游收入構成與分析
(三)合作與推廣策略
五、存在問題與挑戰
(一)配套服務有待完善
(二)講解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三)季節性明顯
(四)旅游產品創新不足
六、發展建議
(一)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二)提升講解服務質量
(三)應對季節性問題
(四)加強旅游產品創新
(五)強化品牌建設與推廣
七、結論
一、引言
(一)調研背景
(二)調研目的
二、園區概況
(一)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二)園區規模與布局規劃
(三)展品資源與特色
三、園區特色與亮點
(一)國防教育功能突出
(二)獨特的互動體驗
(三)融合地方文化與濱海環境
四、運營與發展情況
(一)游客接待量分析
(二)旅游收入構成與分析
(三)合作與推廣策略
五、存在問題與挑戰
(一)配套服務有待完善
(二)講解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三)季節性明顯
(四)旅游產品創新不足
六、發展建議
(一)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二)提升講解服務質量
(三)應對季節性問題
(四)加強旅游產品創新
(五)強化品牌建設與推廣
七、結論
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調研報告
一、引言
(一)調研背景
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軍事文化旅游作為一種獨特的旅游形式,正逐漸成為人們關注歷史、了解國防、感受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途徑。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作為湛江市乃至廣東省國防教育與軍事文化旅游的重要載體,憑借其豐富的退役軍事裝備資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游客。通過深入調研該博覽園,旨在全面了解其運營現狀、優勢與不足,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針對性建議,同時也為同類軍事文化旅游項目的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二)調研目的
1. 全面了解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的基本情況,包括園區規模、展品資源、功能分區等。
2. 深入分析園區在運營管理、游客接待、旅游收入等方面的現狀,總結成功經驗與存在問題。
3. 評估園區的國防教育功能和旅游吸引力,探究其在推動地方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和國防教育普及方面的作用。
4. 基于調研結果,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發展建議,促進園區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二、園區概況
(一)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1. 地理位置: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位于湛江市坡頭區奧體中心南側,處于湛江灣東岸,與湛江市中心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周邊自然環境優美,與海洋文化相得益彰。
2. 交通條件:園區距湛江高鐵西站16公里,車程約20分鐘;距湛江吳川機場41公里,車程約40分鐘。市內有多條公交線路可直達園區附近,交通通達性較好,方便游客從不同區域前來參觀游覽。同時,園區周邊道路寬敞,停車設施較為完善,為自駕游游客提供了便利。

圖一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大合照
(二)園區規模與布局規劃1. 規模:園區占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分為陸空裝備區和海上裝備區兩大主要區域,各區域功能明確,展示內容豐富。
2. 布局規劃:陸空裝備區位于園區的核心位置,主要展示陸軍及空軍退役裝備,包括飛機、坦克、戰車、火炮等,這些裝備按照不同類型和年代有序排列,形成了多個展示方陣,方便游客參觀和了解。在陸空裝備區,還設置了游客服務中心、紀念品銷售中心、觀景臺等配套設施,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海上裝備區位于園區的海邊,主要展示退役潛艇和軍艦。潛艇和軍艦停靠在專用的碼頭,游客可以通過棧橋登上艦艇,近距離參觀內部結構和設施,感受海軍裝備的獨特魅力。海上裝備區還配備了專業的講解人員,為游客介紹艦艇的歷史和功能。

圖二 坦克照片
(三)展品資源與特色1. 陸空裝備:陸空裝備區展示了大量珍貴的退役裝備,其中飛機類有7架,包括轟6轟炸機、殲8戰斗機、運8運輸機等。這些飛機見證了我國空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坦克、戰車、火炮類有17輛,如59式主戰坦克、63A水陸坦克、83式榴彈炮等,涵蓋了不同時期、不同型號的陸戰裝備,展示了我國陸軍的強大實力。

圖三圖四 部分飛機照片
2. 海上裝備:海上裝備區開放展示的是一艘退役的基洛級877潛艇,因其卓越的靜音性能而被譽為“大洋黑洞”,是世界上最安靜的柴電潛艇之一。國內服役舷號365的877EKM型號潛艇,曾是中國海軍的重要裝備之一,為國家的安全和榮譽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還有退役的“湛江艦”,型號為051GI型導彈驅逐艦,1986年建造,1989年服役于中國海軍南海艦隊,2003年更新雷達和電子戰系統,防空能力提高,2020年8月正式退出現役,在我國海軍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三、園區特色與亮點
(一)國防教育功能突出
1. 教育活動豐富:作為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與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園區積極開展各類國防教育活動。例如,在“全民國防教育日”舉辦大型主題活動,通過實物展示、講解、互動體驗等形式,向公眾普及國防知識和軍事文化。此外,還定期組織國防知識小課堂、軍事主題講座等活動,邀請軍事專家、退役老兵為游客講解軍事歷史、武器裝備等知識,增強游客的國防意識。

圖五 隊員參觀圖片
2. 教育形式多樣:園區注重運用多樣化的教育形式,提高國防教育的效果。除了傳統的展板展示、講解外,還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多媒體展示、虛擬現實(VR)體驗等,讓游客更加直觀地感受軍事裝備的威力和戰爭場景。例如,通過VR設備,游客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戰斗機飛行、潛艇水下航行等場景,增強對軍事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獨特的互動體驗
1. 近距離接觸裝備:游客可以登上退役飛機、坦克、軍艦和潛艇,近距離接觸和感受這些軍事裝備,甚至進入艙體內部體驗,這種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在同類園區中較為少見。在潛艇內,游客可以參觀潛艇兵生活場景,通過潛望鏡瞭望海面,了解潛艇的工作原理和生活環境。在軍艦上,游客可以參觀駕駛室、武器裝備區等,感受海軍艦艇的威嚴。

圖六 內部結構體驗


圖七 隊員近距離感受
2. 參與軍事主題活動:園區不定期舉辦軍事主題活動,如軍事技能挑戰賽、軍事裝備模型制作等,讓游客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對軍事文化的興趣和了解。例如,軍事技能挑戰賽設置了射擊、障礙穿越等項目,游客可以在模擬的軍事場景中體驗軍事訓練的樂趣。(三)融合地方文化與濱海環境
1. 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園區結合湛江特色的濱海環境,規劃了水上展演平臺、湛江黨建長廊等配套設施。水上展演平臺定期舉辦與軍事文化、海洋文化相關的演出,展示湛江的地域文化特色。湛江黨建長廊通過展示湛江的黨建歷史和成就,弘揚紅色文化,豐富了園區的文化內涵。
2. 利用濱海環境優勢:園區充分利用濱海環境優勢,打造了獨特的景觀。游客在參觀軍事裝備的同時,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海景,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園區還設置了濱海休閑區,為游客提供了休息、放松的場所,使游客在參觀過程中能夠身心愉悅。
四、運營與發展情況
(一)游客接待量分析
1. 總體接待量:據園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較前幾年有顯著增長,成為粵西紅色旅游新地標。游客數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反映出園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斷提升。
2. 游客來源分布: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到,游客來源主要以廣東省內為主,其中湛江市本地游客占比約30%,周邊城市如茂名、陽江、廣州、深圳等地游客占比約50%,省外游客占比約20%,主要來自廣西、湖南、海南等鄰近省份。
3. 游客接待量的時間分布:游客接待量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和節假日效應。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游客數量大幅增加,其中春節、五一、十一等長假期間,日接待游客量可達數千人次。而在旅游淡季,如每年的3 - 4月、11 - 12月,游客數量相對較少。
(二)旅游收入構成與分析
1. 收入構成:園區收入主要來源于門票銷售、紀念品銷售、餐飲服務、活動承辦等方面。門票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陸空裝備區和海上裝備區門票均為50元,70周歲老年人免門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紀念品銷售方面,園區開發了特色軍事紀念品,如模型、徽章、書籍等,受到游客的歡迎。餐飲服務主要提供簡單的快餐和小吃,滿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此外,園區還承辦各類軍事主題活動,如企業團建、學校研學等,增加了收入來源。
2. 收入變化趨勢:隨著游客接待量的逐年增加,園區旅游收入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但由于旅游淡旺季明顯,收入在不同時間段也存在較大差異。在旅游旺季,收入較高,而在淡季,收入相對較低。為了平衡收入,園區正在積極探索開發淡季旅游產品和服務,以提高淡季的收入水平。
(三)合作與推廣策略
1. 合作對象與方式:園區與當地學校、旅行社、企業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與學校合作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軍事教育課程和實踐體驗;與旅行社合作,推出各類旅游線路和套餐,吸引更多游客;與企業合作,承辦企業團建、黨建等活動,拓展業務領域。
2. 推廣渠道與效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宣傳推廣。線上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抖音、小紅書等)、旅游網站、在線旅游平臺等發布園區信息、活動內容和優惠政策,吸引潛在游客。線下通過舉辦旅游推介會、參加旅游展會、在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投放廣告等方式,提高園區的知名度。通過這些推廣策略,園區的曝光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
五、存在問題與挑戰
(一)配套服務有待完善
1. 餐飲服務質量不高:園區周邊的餐飲設施較少,且檔次較低,主要以小吃攤和小餐館為主,菜品單一,衛生條件有待改善。園區內部的餐飲服務也存在不足,提供的食物種類有限,口味一般,無法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
2. 住宿設施缺乏:由于園區位于坡頭區,周邊住宿設施相對較少,尤其是高端酒店和特色民宿匱乏。對于遠道而來的游客,住宿選擇有限,給游客的行程安排帶來不便。
3. 園區內部設施不足:園區內部的休息區域較少,座椅數量不足,游客在參觀過程中難以找到合適的休息場所。衛生設施也有待優化,衛生間數量不足,部分衛生間存在衛生狀況不佳的情況。此外,園區的指示標識不夠清晰,游客在參觀過程中容易迷路。
(二)講解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1. 專業知識不足:部分講解員的軍事知識儲備不足,對展品的歷史背景、技術參數、作戰用途等了解不夠深入,講解內容簡單、枯燥,無法滿足游客對軍事知識深入了解的需求。
2. 講解方式單一:講解方式主要以口頭講解為主,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游客的年齡、文化背景等差異,采用統一的講解模式,導致部分游客對講解內容不感興趣。
3. 人員配備不足:在旅游旺季,游客數量較多,講解員數量明顯不足,無法滿足游客的講解需求。部分游客只能自行參觀,缺乏專業的講解指導,影響了參觀體驗。
(三)季節性明顯
1. 淡旺季游客差異大:受氣候和旅游淡旺季影響,園區游客接待量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在旅游旺季,游客數量過多,導致園區內人滿為患,游客體驗下降;而在旅游淡季,游客數量稀少,園區設施閑置,資源利用率低。
2. 淡季運營困難:淡季游客數量少,導致園區收入大幅下降,而運營成本卻依然存在,給園區的運營帶來較大壓力。為了維持運營,園區不得不采取裁員、減少服務項目等措施,進一步影響了園區的服務質量和形象。
(四)旅游產品創新不足
1. 產品單一:目前園區的旅游產品主要以軍事裝備參觀為主,產品形式較為單一,缺乏深度體驗和互動性強的旅游項目。游客在園區內的活動主要是參觀展品,停留時間較短,消費意愿不高。
2. 缺乏特色紀念品:雖然園區開發了一些紀念品,但產品種類不夠豐富,設計缺乏創意,與其他軍事文化旅游景區的紀念品相似度較高,缺乏湛江特色和園區特色,難以吸引游客購買。
六、發展建議
(一)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1. 優化餐飲服務:鼓勵社會資本在園區周邊投資建設中高端餐飲場所,豐富菜品選擇,提高餐飲質量和衛生標準。園區內部可以引進知名餐飲品牌,提供多樣化的餐飲服務,滿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同時,加強對餐飲服務的監管,確保食品安全。
2. 完善住宿設施:與周邊酒店、民宿合作,推出針對園區游客的優惠套餐和便捷預訂服務。鼓勵在園區周邊開發特色住宿項目,如軍事主題民宿、海景度假酒店等,為游客提供更多的住宿選擇。
3. 提升園區內部設施:增加園區內部的休息區域和座椅數量,合理設置衛生間的位置和數量,加強衛生間的清潔和維護。完善園區的指示標識系統,采用清晰、醒目的標識牌,為游客提供準確的引導信息。
(二)提升講解服務質量
1. 加強講解員培訓:定期組織講解員參加軍事知識培訓、講解技巧培訓和服務意識培訓,邀請軍事專家、資深講解員進行授課,提高講解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2. 創新講解方式:鼓勵講解員采用多樣化的講解方式,如故事講解、互動講解、多媒體講解等,增加講解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根據游客的不同需求和特點,提供個性化的講解服務,滿足游客對軍事知識的深入了解。
3. 合理配備講解員:根據游客接待量的變化,合理調整講解員的數量。在旅游旺季,可以招聘兼職講解員或志愿者,充實講解隊伍,確保游客能夠得到及時、專業的講解服務。
(三)應對季節性問題
1. 開發淡季旅游產品:結合冬季氣候溫暖的特點,推出冬季特色旅游活動,如軍事主題冬令營、濱海溫泉療養與軍事文化體驗結合項目等。舉辦各類軍事文化展覽、學術研討會、軍事裝備模型大賽等活動,增加園區在淡季的吸引力。
2. 實行差異化定價策略:在旅游淡季,適當降低門票價格或推出優惠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同時,針對團隊游客、學生游客等特定群體,制定更加靈活的價格政策,提高游客的消費意愿。
(四)加強旅游產品創新
1. 開發深度體驗旅游項目:除了傳統的參觀項目外,開發更多深度體驗旅游項目,如軍事拓展訓練、軍事模擬作戰、軍事科普實驗等,讓游客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軍事文化和國防知識。
2. 創新紀念品設計:加強與專業設計團隊的合作,深入挖掘湛江軍事文化和地方特色元素,設計開發具有獨特性、紀念性和實用性的紀念品。如以退役裝備為原型制作的精致模型、融入湛江海洋文化和軍事文化的文創產品等,提高紀念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五)強化品牌建設與推廣
1. 明確品牌定位:深入挖掘園區的軍事文化內涵和特色,結合湛江的地域文化和旅游資源,明確園區的品牌定位,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軍事文化旅游品牌。
2.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整合線上線下宣傳渠道,制定全面的宣傳推廣計劃。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開展互動營銷活動,制作高質量的宣傳視頻和圖文內容,吸引用戶關注和分享。與旅游博主、網紅達人合作,邀請他們前來園區體驗并進行宣傳推廣。參加國內外重要的旅游展會和推介活動,展示園區的特色和優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七、結論
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作為湛江市重要的國防教育基地和軍事文化旅游景區,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通過本次調研發現,園區在運營管理、游客接待、旅游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配套服務不完善、講解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季節性明顯、旅游產品創新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提升講解服務質量、應對季節性問題、加強旅游產品創新、強化品牌建設與推廣等一系列發展建議。通過實施這些建議,有望進一步提升園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湛江市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和國防教育普及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本調研報告也為同類軍事文化旅游項目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未來,隨著軍事文化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國防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長,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