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一方水土成就一方文化。坐落于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在這片沃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河南省鄭州市、開封市、新鄉市探尋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原歷史中探尋、傳承羅漢拳、木板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2年7月1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0809F)就非遺文化與中小學教育結合的可行性道路開展以“匠育實踐”為主題的線上會議。會上,實踐隊隊長肖佳鑫指出,本次社會實踐旨在了解部分沿黃區域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信息和發展現狀,并探究非遺文化進校園的可行性道路。各隊員結合專業知識,共同探究非遺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實踐的可行性道路,包括了解選定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基本資料;深入實踐了解當地中小學文體課程、特色課程的開設類別、開設時長、開設形式;與當地中小學教育的融合路徑等。經過會議討論,暑期實踐隊將從校方、當地非遺文化項目兩個方面發力,努力達到預期目標。
本次追溯中原文化并積極探究非遺文化的持續發展道路的實踐活動,積極響應了習總書記對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期望和號召。實踐隊成員將自主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各地防疫政策,適時開展線下實踐,多方搜集材料,深入了解中原地區羅漢拳、木板年畫等非遺文化發展現狀,并探究非遺文化進校園的可行性與所遇困難,尋求解決辦法,傳承中原傳統文化、發揚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