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珠流璧轉之間,我院的“繪美逐夢社會實踐團隊三下鄉”活動已告一段落。回首這十五天,精彩的歷程讓我們不禁樂在其中。七月一日迎來了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經歷半個月左右的鄉村生活讓我收獲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成果,墻繪生活使我感觸頗深。
首先,從專業知識方面來講,在起初剛來到圈頭村社會實踐的時候我并不知道如何運用我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去畫墻繪,也不知道如何去轉化那些生硬的書本知識到真正的生活里面。因為墻面很大,需要不斷的去比較去定位去起形,這和我們在學校畫畫的紙張和尺寸是完全不同的,剛開始我眉頭緊蹙,不知如何下筆,也不敢去下筆,后來我做出了第一次嘗試,第一次的畫畫實踐,慢慢的我找到了方法,學會了畫墻繪的方法,效率慢慢也變高了,我興奮不已,我明白了對待不同的事物要有不同的方法,也要不斷的去改進去更新自己的認知,去用自己已學的知識運用到其他事物之中,可謂“萬變不離其宗”可能正是如此了,不管學習什么專業的知識都要學習到最根本的精髓,最深層次的本質,做到如此才能是下筆如有神,面對不同的新情況才可是如魚得水。
其次,從鄉村實踐生活來看,來實踐之前我已經做好關于生活環境的心理準備,但是來之后這里環境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每天朝五晚九的生活讓我疲勞的眼睛周圍有了大大的黑眼圈,炎炎烈日讓我本就不白的皮膚越來越黑,實踐結束以后我成為了一個黝黑的小女孩,但是有苦有甜,這鄉村生活讓我每天痛并快樂著,這段時間以來的墻繪都是歡聲笑語,痛并快樂著。何為痛呢?大概就是每天需要在很曬的太陽底下畫畫;更多的當然是快樂,快樂的事情那可就太多了,每天畫著喜歡的墻繪,每天都有可口的飯菜,每天都可以感受村民們的熱情和他們送來的關心。眼看征程結束,光陰似箭,而我對這里也產生了一些不舍,這里的生活太美好了,大家其樂融融,和諧一家人。這樣苦中有樂的日子讓我這一生都難以忘懷,我懂得了生活物質上的快樂可能也并不是真正的快樂,自己所親身感受的真真實實煙火氣息的生活才會讓人足夠快樂。
最后,從人際交往中來講,我也改變了自己以前的認知和思維,以前的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就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在這段時間和大家相處的時光里,我漸漸的學會要多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大家集思廣益的想法才能使得一幅作品或者一副墻面繪畫更加出彩。在團隊里面工作也要去多換位思考,去理解別人工作的不易,去好好配合組長以及隊長的安排,這樣才能更高效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正是隊員合心,其利斷金。通過和其他不同的書記和村民還有小孩以及和領導交流時,我也知道了要學會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人講話時要有分寸,有度。
讀萬卷書要與行萬里路同時進行,萬卷書指引我們前行,而萬里路使得我們更好的去理解萬卷書里所蘊含的真知。而此次的社會實踐,顧名思義就是社會的實踐,在社會中學習新知識和在社會中實踐自己學到的知識,這就是社會實踐。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要一步步走,生活也要一步步去感受。不論是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體會。這忙碌的生活每天都在充實著自己。每天接觸的事物和不同的人都是我們可以去學習的東西,要不斷汲取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