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為進一步探究蒙陰蜜桃的種植等,山東理工大學“攜沂蒙之情,與農工同行”實踐團來到岱崮鎮一些果農家里,收集桃枝樣本,并郵寄到學校實驗室進行檢測。
農業以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為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要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為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緊緊依靠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現代農業。岱崮鎮晝夜溫差大,地下水位低,光照充足,無污染,極其適合生產水蜜桃,2004年岱崮鎮被農業部授予“中華蜜桃第一鎮”的稱號。除了當地自然環境,實踐團成員想進一步探究該處蜜桃與其他蜜桃的不同,于是進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高質量蜜桃的產出離不開對桃樹的用心栽培,為了降低自然災害對桃樹的影響,提高桃子質量,桃枝需要定期修剪,于是在果農家里,就會有很多堆在一起的桃枝。實踐團關注到修剪下的桃枝并沒有被當地農戶充分利用,為了結合實際情況對桃枝進行合理利用,成員準備將桃枝水熱碳化制備固體炭,以提高桃枝利用率。

圖為實踐團成員將收集到的桃枝打包寄回學校實驗室
除了從果農家里擇優選取的一些桃枝樣本。實踐團成員還在桃林里撿了一些廢棄桃枝作為檢測樣本,使實驗更全面。收集好桃枝樣本之后,實踐團將桃枝進行打包,寄到實驗室進行檢測。
實驗室收到桃枝后,及時進行了檢測。實驗室按照計劃采用桃枝水熱碳化制備固體炭方法進行實驗,探究桃枝深層次的奧秘。生物炭(biochar)是生物質在無氧或微氧條件下低溫熱轉化后的固體副產物,是有機碳含量高、多孔性、堿性、吸附能力強、多用途的材料。生物炭(biochar)可作為固態燃料,或與土壤摻配,作為土壤改良材料,具有復育土壤、促進作物生長及固碳之效果。另外,生物炭對污染物具有吸附作用,向污染水體中添加生物炭可改良水質、修復水體污染。因此,將廢棄生物質炭化成生物炭,被認為是一種能有效固碳和生物質資源化的方法。

圖為實驗室對桃枝樣本進行檢測

圖為實驗室對桃枝樣本進行檢測
通過對桃枝的檢驗,實踐團成員可以更好地了解蒙陰蜜桃,對于帶動蜜桃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從而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為當地發展添磚加瓦,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
鄉村產業發展實現新跨越要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農”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村農業現代化新發展。
“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責任。”習近平總主席曾高度評價了農業文化遺產對人類文明的獨特價值和重大意義,并科學闡釋了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的方法與路徑,為全球推進保護共同農業遺產、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富有歷史和現實意義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對于我們這樣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優先發展,以鄉村全面振興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既是遵循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必然之舉,也是著眼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大勢所趨。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措施。眼下,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但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做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繼續推動脫貧摘帽地區鄉村全面振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讓脫貧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