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的時間,不短也不上長,然而卻令我受益匪淺、記憶尤深。
在圈頭村這里,我主要學會了以下三樣東西:有責任心、勤奮踏實、微笑。
第一,人生于世,都必須要有應有的責任心。比如,無論做什么都要盡力去做,做到最好,領導和隊長交代的事情要按時并且有條不紊地完成,要有耐心。墻繪是個慢功夫,急不得,畫就要一起合作畫到最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每項工作的順利、有序進展,才能完成屬于自己的使命。
第二,有一種品質,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磨練;也有一種情懷,只有在勇敢的嘗試后才能獲得。它們是什么?它們就是勤奮踏實。在此次實踐中,我們在圈頭村的墻繪目標是50幅,量度很大,順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分組進行墻繪、采訪、調研、支教......15天的時間里,早晨五點起床收拾晚上七點回宿舍,運動量挺大,但是我們都是把苦化作了甜的,挺磨煉的,我喜歡這種感覺!因為有位名作家曾經說過: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這里,我們每天都努力發出自己該發的光。我們并不平凡——因為我們在不斷學習并努力升華著自己。相信勤奮踏實的精神必定會我們更加璀璨。
第三,在北郊鎮圈頭村這里,讓我最難以忘懷、也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大家的微笑。當我第一次參加實踐工作、第一步踏進圈頭村,是大哥、姐姐、叔叔、阿姨......用親切的微笑來溫暖著我們的心。更讓我深刻的是王鎮長那次和我們說:“大熱天氣你們畫的太投入了,沒有看到有一位老奶奶一直在身后拿著扇子給你們扇風。”謝謝你們。我會永遠記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王媛媛鎮長、王茂苗書記、鄭大哥、康哥...還有圈頭熱情的村民,謝謝你們!我真的無法用語言形容我們在圈頭的這15天以來你們對我們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非常感謝!!
實踐是每一個人的教課書,
在與有人生閱歷的不同老年人交談中,比如說,我們的墻繪,街道上會有村民給我們深度評價,說不僅要考慮年輕人的感受,更要注意中老年人、老年人的思想。這使我在這次實踐中,考慮到了我們沒太關注的內容點,我有了很大的收獲,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許多對于人生的態度,對于心境有很大的提升。希望日后有更多類似的實踐活動,既鍛煉自己,又有意義與收獲,在不斷的實踐中磨礪自我。
我很榮幸參加了今年我校舉行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并順利完成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親身經歷使我對“三下鄉”實踐活動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次的三下鄉活動,不但給圈頭村增添了一筆“靚麗底色”,而且還給這里的孩子帶來了快樂,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歡笑,更使我受益匪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一名大一學生的我,抱著貼近社會,鍛煉自己的愿望,參加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希望在進入社會之前,積累多點社會經歷,提早與社會來個零間隔接觸,學習如何與人交流溝通,學習如何與人合作等知識。
這次實踐活動,豐富了我的實踐經歷,提高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使我通過這次實踐更加了解社會,從中獲得的經歷與知識讓我用一生!我們這種“繪美逐夢”團隊精神會永遠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