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產業項目 深入產地實踐
12月27日上午,團隊成員們前往馬蘭屯鎮,當地負責人帶領隊員參觀臺兒莊運豐良蔬設施蔬菜產業綜合體項目。參觀過程中,隊員們發現產業園規模龐大,冬暖式大棚鱗次櫛比。棚內配備了一套完整的高新技術輔佐農產品生長,采用智能溫濕度控制系統,使用先進水肥一體化機器及滴灌設備,這種機器混合水肥的方式既減少浪費又能精確施肥量。在多項農業創新科技的加持下,農產品呈現一片綠色、生機盎然。
我國雖然高度重視農業綠色轉型,但當前面臨耕地退化、資源約束、面源污染等多重挑戰,任務艱巨。隊員們通過實地調研發現,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仍有待提高。應加強在農業基礎研究部分關鍵領域的創新,提高農業科技產學研轉化效率,提高涉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持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生產和資源利用技術創新升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打好堅實基礎。

圖為項目相關負責人帶領隊員參觀冬暖式大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溪 攝
開展訪談交流 尋求合作共贏
27日下午,團隊與項目相關負責人展開交流。在交流中隊員們了解到該項目在臺兒莊區“十四五”期間設施蔬菜提檔升級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是按揭農業、智慧農業發展模式在臺兒莊結出的碩果。其完美地將第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的產業鏈條,帶動發展5萬畝高效設施蔬菜種植,已輻射帶動周邊20多個鄉村,1000余戶種植戶,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直接增加農民收入90余萬元。
通過與項目相關負責人展開交流,隊員們了解到該項目正努力探索“按揭農業”發展新模式,針對現代高效農業投入大、農民自身投資能力弱的實際,改變了傳統的以“農戶融資、農戶投資”為主的農業發展方式,逐步形成了以“企業融資、企業投資”為主的建設運營方式。這些工商資本下鄉為農業帶來了新理念、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推升了現代農業發展規模和水平,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走訪各地農戶 傾聽人民心聲
臺兒莊運豐良蔬設施蔬菜產業綜合體項目作為綠色高效農業運行的先進代表,其對周邊農戶的農業生產行為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了進一步了解綠色農業發展給農戶帶來的益處,實踐隊員各自返回家鄉,在自己的所屬地進行走訪調研,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面對面與農戶進行交流,收集山東省各個地區綠色低碳農業發展情況的數據,對不同綠色農業發展進程下農戶不同的應對行為進行分析研究。
通過調查問卷得到的數據總結和分析得出,山東省各個地區都在向“按揭農業”方向穩定發展。通過走訪,有農戶反映:“現在有了這個政策,政府和企業合作,投的錢多了,各項設施也都齊全了,我們掙的錢也多了。”因此近兩年推行的“按揭農業”,創新了農業投入方式,增強了農戶參與意愿,產業方向也非常符合現代特色農業的標準,真正讓農戶分享產業鏈增值帶來的收益,有效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群眾共同富裕。

圖為調研隊員走訪農戶。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攝
推動鄉村振興 建設農業強國
此次深入臺兒莊運豐良蔬設施蔬菜產業綜合體項目進行實地調研,走訪各地農戶,在了解綠色農業發展現狀的同時,隊員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通過認真調研分析,意識到我國農產品多而不優、資源利用率不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為此,面向未來,在新的現代化征程上,我國應面向突出問題,加快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幅提升企業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的地位,大力推動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