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加快推進氫能產業鏈的一體化發展,山東大學(威海)“一見氫芯”調研團對氫能發展的上中下游技術難題、氫能一體化布局策略等進行調研分析,走進氫普(德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地了解山東省氫能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1月11日,團隊成員安心雨在氫普(德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的帶領下進入公司實地考察,對負責人進行了采訪。氫普(德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氫璞在德州傾力打造的氫燃料電池電堆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公司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電堆的研發、生產以及氫能發動機、應用系統等氫能電池產業化推廣工作。2022年3月1日,由氫普(德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氫燃料電池電堆自動化生產線一期項目正式投產,這是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大功率車載燃料電池電堆自動化生產線,加速推動了氫能產業的發展。
采訪環節,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氫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公司的生產線和專利技術。在談到公司氫燃料電池的應用方面,負責人說到:“首先是公交車。我們和德州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覆蓋了整個德州的電動公交,和公交車呼應,我們還建造了加氫站,發展過物流車,目前已經運營了兩三年。目前的主要應用是重卡,電動重卡電池很貴、很沉、動力還不理想,用氫能的話成本很低、動力部分更輕、動力也更強。氫能的船舶也在研發應用。”未來公司發展的目標是將氫能覆蓋整個物流。
隨后,負責人帶領隊員參觀了氫燃料電池電堆自動化生產線。據負責人介紹這是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大功率車載燃料電池電堆自動化生產線,標志著德州經開區開始加速挺進氫能產業“新藍海”。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內,帶著口罩、身著潔凈工作服的技術工人們正專注地盯著眼前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在經過機械手自動送料、自動抓取極板、自動密封等10余道工序后,一臺臺氫燃料電池電堆順利生產。隔著玻璃間,負責人熱情地介紹到:“此次新投產的這條生產線生產效率高,品質好。之前的過程都是人工點膠、人工拿著去烘烤,品質相對不穩定,也誤工誤時,年產量不到1000電堆。現在這個新產業線如果滿負荷運行的話,年產量能達到6000電堆。”
在談到目前企業發展存在的困難時,負責人對調研團提出的“氫能產業安全水平不高、布局缺乏協同、模式創新不足”三大問題表示贊同,特別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方面,負責人深有感觸:“氫能發展需要上中下游協同,一方發展不好存在短板就會影響整個氫能產業鏈。”針對氫能一體化布局與氫能生產的安全問題,德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震秀對公司目前的發展瓶頸提出解決辦法:“德州經開區將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積極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突破作為我區超前布局先導產業、搶占能源技術制高點的重點任務,支持整車生產企業提升燃料電池整車制造能力。優化氫能基礎設施布局,通過試點示范加速氫能產業化、規模化和商業化進程,培育一批一流企業,形成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系統集成、整車生產、運營與配套服務等產業集群。”
此次前往氫普(德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實地調研,將團隊前期的調研成果轉化為建議,完善團隊前期缺乏實踐經驗的不足,給予公司負責人以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啟示,進一步貫徹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綠色發展”精神。團隊成員也根據此次實地調研進一步完善前期成果,針對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改下一步計劃,為后續調研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