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在黃河流域生態系統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實踐隊員了解到:堽城壩作為大汶河的重要水利樞紐,其歷史悠久,始建于元代,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水利樞紐之一。它的建成,不僅解決了當時的漕運問題,還為沿岸地區的農田灌溉提供了保障,是當地人民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支撐。
為進一步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情況,實踐隊員們對大汶河的水資源狀況展開了詳細的考察,他們沿著河岸仔細觀察河水的顏色和透明度,初步判斷水質情況。為了獲取更準確的數據,實踐隊成員還使用專業的水質檢測儀器,對大汶河的水質進行了檢測,包括酸堿度、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等指標。
在與當地水利部門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實踐隊了解到了大汶河的年徑流量、汛期時間等重要信息。大汶河的年徑流量對于維持流域內的生態平衡和工農業生產至關重要,而汛期時間的掌握則有助于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工作人員還向實踐隊介紹了大汶河的防洪體系,包括堤壩的建設、水庫的調節以及防汛預警系統的運行等情況。據悉,當地政府在防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斷完善防洪體系,以確保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堽城壩的生態環境變化,實踐隊與當地居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走村入戶,與居民們圍坐在一起,傾聽他們講述大汶河堽城壩的過去與現在。一位老人回憶道,在他小時候,大汶河的水清澈見底,他們經常在河里游泳、捕魚 。那時候,河里的魚蝦種類繁多,岸邊的植被也十分茂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大汶河的生態環境逐漸遭到了破壞。河水變得渾濁,魚蝦數量減少,一些珍稀的鳥類也不見了蹤影。
居民們對生態保護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和期望。他們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大汶河生態保護的投入,加強對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同時,他們也表示,自己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共同守護這片美麗的家園。實踐隊認真傾聽著居民們的每一句話,并將這些寶貴的意見記錄下來,為后續的調研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除了與當地居民交流,實踐隊還采訪了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還向實踐隊介紹了近年來在堽城壩實施的生態保護措施。為了改善大汶河的水質,當地政府加大了對污染源的治理力度,關閉了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并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同時,還加強了對河道的管理,定期清理河道垃圾,禁止非法采砂等行為。此外,為了恢復河岸的生態植被,當地政府還組織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在河岸兩邊種植了大量的樹木和花草。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效地改善了堽城壩的生態環境,使得大汶河的水質逐漸好轉,生物多樣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
此次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聆青川美韻,瞻碧水清源” 實踐隊在大汶河堽城壩的實地調研活動,通過對水資源狀況、生物多樣性的考察,以及與當地居民和工作人員的交流,深入了解了堽城壩的生態現狀和面臨的挑戰。未來,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汶河堽城壩的生態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而實踐隊的隊員們也將帶著這份對生態保護的熱情,繼續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