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走訪察民情,搭建健康服務新平臺
清晨,實踐團26名成員分為6支調研小隊,攜帶調研問卷與健康手冊,走進200余戶老年家庭。隊員們以“拉家常”方式細致詢問慢性病患病情況、用藥習慣及健康困擾,累計完成220份有效問卷,梳理出“50%高血壓患者未定期監測血壓”“42%糖尿病患者存在飲食控制誤區”等關鍵問題。在與古生村、才村等12個村支書座談時,實踐團結合調研數據提出建立“大理大學醫學部健康服務站”的構想,計劃通過定期義診、疾病預防宣傳、急救培訓等服務,構建“校—村—醫”三方聯動機制,得到各村書記的一致認同與場地支持,為基層健康服務網絡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轉化凝智慧,創新適老健康新方案
晚上,實踐團舉辦“銀發健康分享——調研數據轉化工作坊”,將白天調研成果轉化為可落地的健康管理工具。在數據速覽環節,各小組聚焦“用藥不規范”“鹽攝入超標”等TOP3問題,以“50%高血壓患者未定期測量血壓”“65%老人鹽攝入超標與白族腌菜習慣相關”等數據勾勒基層慢性病管理痛點。隨后,實踐隊隊員們緊扣白族文化與生活習慣,分組設計“慢性病管理口袋卡”,5項兼具實用性與文化適配性的方案入選“基層健康工具包”,將在后續入戶回訪中作為“健康禮物”贈送給老年人群。
青春賦能踐初心,書寫健康中國新答卷
從晨光中的入戶調研到夜色里的數據研討,實踐團成員始終以“問題導向”貫穿實踐全程:白天用腳步丈量基層健康需求,夜晚以智慧破解管理難題。正如大理大學實踐隊隊長所言:“當我們將‘低鹽飲食’轉化為白族老人熟悉的‘腌菜少泡三天,身體更硬朗’,才真正理解醫學服務需要接上‘地氣’。此次實踐不僅為建立常態化健康服務站積累了詳實數據,更讓醫學生在“調研—轉化—應用”的鏈條中深化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使命意識。未來,實踐團將依托健康服務站持續開展隨訪干預,讓調研成果轉化為守護老年健康的切實舉措,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征程中彰顯大理大學醫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