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以“走進魅力鄉村,感受美麗蛻變”為主題,以現階段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同時兼顧了建始縣少數民族聚居地的特點,結合了自身專業的內容和特點。我隊在該過程中將實地實踐觀察與思想認識提升相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19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決把牢正確政治方向,力求在實踐中出真知,在實踐中長真才,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7月26日上午,我隊全體成員召開了動員大會,開展活動前期準備的工作,共同討論了有關實踐活動的詳細計劃以及工作分配,為我隊暑期“三下鄉”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7月27日,團隊各成員前往建始縣紅巖寺鎮集合。
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位于紅巖村的安聯生態農莊和果園。我們分別采訪了安聯農莊和果園的負責人。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了解到:在鄉村振興的新征途中,紅巖村黨員干部群眾立足“兩園一谷一基地”,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抓好旅游采摘園區,開發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林果經濟、農產品深加工、特色民宿等產業,奮力推進全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隨后,我們還走訪了部分村民。當我們問到鄉村發展變遷相關問題時,村民們臉上總是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只要肯干就能有出路”,村民們積極向上的態度讓我們備受鼓舞。不難發現,在全面小康與鄉村振興的征途中,村民們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也與日俱增。
在社會實踐期間,我們還前往當地的鞋廠,希望能深入了解當地的輕工業發展狀況。該鞋業是一家彰顯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就地就近就業的具有代表性的規模以上民族貿易企業。2019年該鞋業實現產值1.2個億,創稅200萬元,帶動本地就業人員近500人。該鞋業設有“扶貧車間”,使殘疾人實現自立自強,從就業無門到就業有路,從“無事人”到“產業工人”的華麗轉身;還設有“陪讀媽媽生產線”,人性化地解決了媽媽們務工時無人照看小孩的問題。我們采訪了該企業負責人,了解了該企業的發展歷程與成就。從中發現,國家政策與當地政府在該企業發展過程中起了不小幫助。而在對工人們的隨機采訪中,我們也了解到該企業的員工福利也十分豐厚,這份工作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改觀。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還發現:該地區不僅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優良,輕工產業絲毫不遜色,而且此地的旅游業也非常發達。除了上文提到的旅游采摘園區和特色民宿產業,該地區的5A級景區:恩施大峽谷也值得一提。此地不僅有青山綠水、秀美風景,而且借助于當地得天獨厚的地勢,各種有趣的游樂項目也順勢而生。在當前疫情大背景下,該景點的游客量也未受很大影響。可以說,該景區在助力當地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不小作用。
7月31日,我們整理完善好此次調研活動的信息、資料,向為我們提供過幫助的人員和機構表達了真誠的感謝后,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就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可以說,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理論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磨練了我們堅強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社會、鍛煉成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