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塔里木大學2022年“萬名師生下基層”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出征儀式在綜合教學樓前舉行。我隊成員在塔里木大學東擴區即新校區2號樓前集合并行至校本部參加出征儀式。
塔里木大學黨委書記趙光輝為各出征團隊一一授旗,并宣布塔里木大學2022年“萬名師生下基層”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正式出征。
今年,塔里木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共有418支團隊、3700余名師生參加,將圍繞理論宣講、國情觀察、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關愛幫扶、美麗中國、胡楊學子母校行、土地國情調查等9個方向,“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獻給祖國”“傳承紅色基因 銘記紅色歷史”“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4個專項實踐內容,奔赴南疆和兵團各地開展社會實踐。隨即我隊在指導老師魯寧寧的帶領下乘車至阿拉爾市金銀川鎮,并在當地團部協助下借住屯兵樓來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工作。
參觀一團 深入調研
7月2日,塔里木大學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傳承紅色經典 賡續紅色血脈”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享有“天下第一團”的阿拉爾市金銀川鎮一團參觀學習,一團黨委副書記、副政委王明敏及黨建辦相關負責同志陪同參觀。
在進行完協商會議后,塔里木大學實踐團在王明敏及相關負責同志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一團718團屯墾紀念館、新疆中浩紡織有限公司、京藤能源有限公司以及新黃宮社區,深刻感受兵團精神內涵,進一步了解一團的光榮歷史和老軍墾建設一團的光輝歷程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企業發展、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等相關特色亮點工作。
718團屯墾紀念館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以及詳細的介紹下,我們對軍墾與農一師一團的感悟頗深,農一師一團的前身是一支名副其實的紅軍部隊,其前身誕生于湘贛蘇區,在殘酷的歷次反圍剿中發展壯大,他同樣也參加了著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被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二0師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團,義無反顧的走向了抗日戰場,參加了華北敵后抗日戰爭,開展了著名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1944年10月,根據黨中央指示,七一八團組成三五九旅“南下第一支隊第二大隊”,南下抗日,日寇投降后北返中原,隨三五九旅一起編入中原軍區第二縱隊,在李先念和王震將軍的率領下實施中原突圍,1946年9月27日勝利回到革命圣地延安,被毛主席譽為“第二次長征”,解放戰爭時期,又先后參加了保衛延安,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戰役和戰斗,被二縱隊授予“三猛團”榮譽稱號。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三五九旅改編為第五師,七一八團改編為十四團,于10月12日從酒泉出發,開始了解放新疆的大進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而當我們再回首一團改革開放的30年歷程,在黨中央,國務院,兵團師市黨委的密切關懷與大力支持下,一團在屯墾戍邊和四個文明建設上蒸蒸日上,取得了輝煌的巨大成就,一團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投資規?焖匍煆,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各項社會事業實現跨越性發展,職工生活明顯改善,屯墾戍邊事業進一步鞏固,為在新時代更好的推動改革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建設大軍作用,更好的發揮發展民族團結、確保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好的發揮鞏固西北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的銅墻鐵壁作用,為構建屯墾戍邊新型團場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觀中浩紡織有限公司 京藤能源有限公司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與講解下,我們深入公司內部展開調研,熟悉了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方式,更深入了解了員工工作制度以及公司內規章制度。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值得尊敬,我們平時身上穿的衣服與家中用的電源都是多少位勞動者憑著嚴謹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與辛勤付出才得到的,任何理所應當其實都是來之不易,更可貴的是讓我們看到了大公司的運作方式,更開闊了眼界。
下農田 訪軍墾
7月3日下午,我隊成員抵達一團十七連采訪老兵喜萬蒼老人。在經過了一天的準備,我隊成員商議研討出一套采訪老兵的采訪稿與采訪模式。當然采訪也不能冒昧登門,我隊成員分工明確,訪前聯系(被訪人、網約車),買慰問品,采訪,寫訪談錄等工作隊內已協商到位,第一次采訪也是順利的進行。
因為老人失聰我們選擇對他兒子進行專訪,訪談中喜叔叔不僅對農村近些年的發展給予稱贊,還給我們講述了喜老人當年軍墾以及入黨的故事,但更多聊的是農田里的事。喜叔叔也向我們反應了農民的真實情況,有一句話我尤為深刻:“雪上面是白白的,下面卻是垃圾,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依舊是黑暗。”在我感嘆喜叔叔雖然是農民但眼界并不閉塞的同時,我又仔細想了想這一席話,喜叔叔說道種子價格與買家價格對農民是有一些剝削的,我們踏入他家來也不難發現喜叔叔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雖然國家的政策已經很好,但也總會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在感嘆喜老人當年軍墾生活不易的同時,作為青年人也更該思考我們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價值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但這選擇的道路有難有易,總有人要承擔更多的不易,但他們也會得到更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