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ITION 01:八步沙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滿懷著對八步沙的好奇與憧憬,以及對“八步沙六老漢當代愚公精神”的無限敬佩,實踐團來到兩山實踐創新基地,跟隨講解員的步伐,逐漸揭開實踐基地的面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019年8月21日,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專程來到古浪縣八步沙林場考察。

八步沙所在的中國西北地區長期飽受荒漠化及沙塵暴的侵害,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喊出“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口號,齊心協力、萬眾一心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造福后代的治沙運動。通過治沙,為子孫后代留下了這片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意識到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他們從三代治沙人的治沙經驗出發,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兩山理論”,為國家生態屏障構建貢獻了古浪人的力量。

POSITION 02: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
走過木棧道,越過記功碑,步入紀念館,映入眼簾的便是治沙六老漢栩栩如生的形象雕塑。他們精神矍鑠,動作堅定有力,在治沙路上樂此不疲,揮灑著辛勤的汗水。

紀念館以“綠之夢”為主題,分為遺夢、尋夢、追夢、筑夢、圓夢五大版塊。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實踐團成員們感受到了初代治沙人的艱辛歷程,從蒼茫大漠、漫天風沙,到篳路藍縷、力縛黃龍,再到共襄義舉,同佑綠色,治沙人的每一步都是偉大的壯舉。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近40多年的艱辛努力,八步沙林場治理沙漠23.73萬畝,成就頗豐,真正做到了荒漠變綠洲。三代治沙人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余生,替山河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繪就出了古浪發展過程中的綠色篇章。

POSITION 03:騰格里沙漠南緣壓沙實踐。
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實踐團成員前往治沙實踐點。切身感受到六老漢治沙歷程的艱辛苦楚,也更好地理解了“八步沙六老漢當代愚公精神”的內涵。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八步沙林場時,曾拿起一把開溝犁,參與到治沙勞動中。來到習近平總書記壓沙點,實踐團成員也認真學習了開溝、鋪草、埋壓等一系列治沙流程,體會治沙過程之不易。

一直以來,古浪縣始終堅持“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不忘治沙初心、砥礪奮進前行的新時代治沙人。
END
六老漢三代人無畏烈日沙暴,埋頭苦干、治沙奉獻,八步沙綠了,但六老漢的頭白了,他們無怨無悔,因為他們已經給子孫后代留下的最為寶貴的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我們應積極響應國家生態保護政策,認真學習發揚六老漢三代人的當代愚公精神,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己力、發揮好青年應有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