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采訪我們了解到,過去幾年,臨沂市鄉村建設在宜居宜業等硬件設施方面成效顯著。具體來看,農村人居環境逐步改善,廁所革命正快步推進,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硬化路修到村口、物流快遞進鄉村、治病就醫不犯難……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本質是從農民需要出發、從農民喜好著手,把“和”的理念落實到各項軟件工作中。在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等方面久久為功,加強鄉村治理,凝聚鄉村共同體意識。
總結分析,指出存在問題
近年來,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建設和美鄉村,臨沂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一些問題依然不容忽視,農村人居環境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例如,農民環保意識淡薄。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農民對隨手扔垃圾、污水任意倒這些不良的現象已司空見慣,環保意識較為淡薄。比如,農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塑料薄膜、一次性餐具、垃圾袋等白色污染物,都是用完之后到處亂扔,這些白色垃圾很難自然降解,對人居環境污染很大。在調查中,有80%以上的村民不能正確區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又比如,有的地方對“和美”的理解存在片面性,認為只要白灰一刷、彩繪上墻,就體現了良好鄉風鄉貌;又如,農村改廁工程進度較慢;而一些地區雖改造完成,卻沒能管好用好,糞污無人清理,甚至將生活污水排進化糞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村民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有政府的原因。只有精心謀劃建機制,統籌結合齊發力,強化責任抓落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獻計獻策,提供治理建議
經過實地調查,我們對臨沂市的鄉村治理有了一定了解,我們從不同主體角度,給出進一步推進人居環境協同治理的幾點建議:
對于當地鄉鎮政府,在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和人居環境舒適度方面要久久為功,優先補上產業路資源路旅游路、通村組路、倉儲冷鏈等設施短板。對于農村廁所糞污收集消納等問題,可嘗試采取整份購買服務、引入市場主體、村民自建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將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處理統籌推進,因地制宜探索適合的技術模式。同時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其中,逐步形成全面重視、全民參與、全民監督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新局面,為打造美麗家園添磚加瓦;
作為鄉村干部和基層黨員,要扎實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倡導黨員群眾模范帶頭,切實把環境衛生集中整治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把環境衛生集中整治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錘煉成為“和美干部”,教育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著力解決村內臟、亂、差狀況,“我們大家都是自愿來參加的,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時刻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主動地去奉獻,每天來打掃衛生,既干凈了我們村的環境,又鍛煉了身體。”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努力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讓村居面貌煥新顏。
鄉村振興是全體農民的共同責任,當前尤其需要提高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意識。而每一個農民個體,要通過學習與參與,轉變思想觀念,凝聚弘揚生態文明、促進綠色發展的共識。比如,完善農民參與引導機制,采取以工代賑、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建設管護。總之,要培育農民在建設過程中的主體自覺,更加強調農民的主體地位,讓農民分享發展成果,使生態鄉村建設的成本與風險大大降低。
和美鄉村是一項民心工程,更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工程。全國上下團結奮斗、扎實做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必將更好服務大局應對變局開創新局,必將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守牢基本盤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