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了解中國非遺臉譜文化,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其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具生命力,7月1日至2日,滁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赴四川省成都市臉譜文化傳承發展調研實踐小分隊前往成都市進行實地調研。
本次社會實踐主要在四川省川劇院和川劇藝術博物館進行,團隊通過文獻資料的閱讀、老照片的觀看、臉譜知識的學習、川劇表演的觀摩等活動,進行了對川劇的進一步了解。
7月1日團隊首先前往川劇藝術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對川劇藝術博物館所保存的物品進行了有順序的觀察與學習。其中,文獻資料方面,主要是記載了川劇藝術發展的歷史和演變過程:川劇起源于唐朝,在明清時期吸收了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藝術形式,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形成了成熟的川劇體系。
7月2日團隊前往四川省川劇院體驗芙蓉國粹的魅力。演出融合了多種風格的表演形式,除了變臉之外,還有藏刀絕技、矮子功夫、滾燈、手影、木偶、木偶變臉、空中飛人等。形式多種多樣,并且融合了聲光影多媒體,加上舞臺升降等,整臺演出顯得內容豐富多彩,讓我們切實感受到“芙蓉譽錦上,蜀戲冠天下”。
通過此次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增強了對川劇的了解,并對國賽答辯產生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團隊將改進臉譜APP界面功能設計,使其更加適應臉譜文化現狀,從而圓滿完成計算機設計國賽答辯,助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時間:2023-09-13 作者:張睿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閱讀:
社會實踐經歷推薦
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前往成都市體驗當地非遺臉譜文化,進一步探究臉譜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為計設國賽答辯做更充分的準備。
山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大河星火 紅守安瀾”黃河治理調研隊于2023年3月起開展了基于中國共產黨黃河(山東段)“治黃新一線”建設的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童心向上”希望小屋團隊暑期支教活動紀實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好杭州亞運會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做好亞運各項籌辦任務,以最高標準、最全準備、最優姿態、最
關于小組參觀鹽城新四軍紀念館的所見所聞所感
為進一步了解鄉村體育發展新范式,深刻感悟鄉村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7月23日,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青春助力鄉村振
    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探尋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服務足跡,感悟青年力量在鄉村教育中的積極意義,2023年7月下旬,合肥
2023年7月21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