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
7月20日,實踐團一行人來到了茶陵縣嚴塘鎮灣里村,這個充滿紅色故事的地方。在紅色教育基地,我們參觀了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地,聆聽了革命先烈們英勇斗爭的故事。“在2018年5月以前,灣里村的紅色景點,除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基本保存完好外,其他景點損壞嚴重。以前的灣里村人居環境較差,有很多破敗空心房,路邊雜草叢生,村尾有不少的垃圾堆,氣味難聞。”講解員向我們介紹道。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團成員看到現在的灣里村煥然一新:寬闊的柏油路、頗具特色的紅軍橋迎接著慕名而來的客人們;茶陵縣蘇維埃政府、紅軍廣場等遺址成為灣里村新貌圖的“紅底色”,銘記著過去的紅色歷史;成片的稻田與山上新種的油茶,彰顯著發展的新希望。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在舊址內我們看到由紅軍、農民、少先隊組成的雕塑,莊嚴地坐落在紅軍廣場上;我們還看到蘇維埃時期的門牌、地圖、宣傳畫、標語等革命遺跡......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文物,散發著革命戰爭年代工農紅軍和人民群眾英勇無畏的氣勢,讓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這里,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厚重與力量,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的信念。

圖為紅軍廣場所修雕塑
深入鄉村調研,助力鄉村振興
在茶陵縣的鄉村,我們開展了鄉村振興調研。通過實地考察、訪談村民,我們了解了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情況。在嚴塘鎮人民政府彭玉潔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自2018年以來,灣里村先后引進湖南龍華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湖南萬樟集團有限公司2家優質龍頭企業。嚴塘鎮灣里村黨總書記張陳生說,老百姓通過在流轉給萬樟集團的土地上務工每年增收不少于100萬,以后村子也要依托這個紅色旅游,把民宿、餐飲做大做強,增加集體收入。團隊成員還了解到,灣里村采用“龍頭企業+基地+村組+農戶”合作發展模式,投入百余萬資金用于全村道路、水利、電力、人居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成員在參觀途中也能看到路邊長勢良好的農田,新修的垃圾分類站、無害化廁所,以及興建的污水處理廠。

圖為灣里村一隅
為進一步了解當地紅旅產業發展狀況,團隊成員于7月17日來到了花湖谷景區。該景區位于茶陵縣嚴塘鎮堯水鄉麥沖村 ,是該縣實施“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品牌項目,由湖南萬樟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了解到,該景區是一個集名貴花卉、珍貴樹種產業、優質油茶、茶葉產業及旅游觀光產業于一體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示范區,形成了集休閑度假、旅游觀光、森林康養、民宿體驗、紅色研學為一體的三日游目的地。景區負責人向我們介紹到,花湖谷景區每年解決當地農民就近就業4000多人,輻射、帶動3萬多農民不斷增收、脫貧不返貧、走向共同富裕。“經過12年的植樹造林,把過去的荒山、窮山變成了現在的綠水青山,同時也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銀山。”,負責人感慨地說到。


圖為團隊成員在負責人介紹下了解花湖谷景區發展特點

圖為灣里村“紅色+綠色”融合理念
回顧此次活動,我們深感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下,茶陵縣的鄉村振興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而我們,新時代的大學生,將以此次“三下鄉”活動為契機,繼續深入學習紅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攥稿 王昕怡
攝影 王昕怡 彭玉潔
攝影 王昕怡 彭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