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無錫市民對于“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的知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進一步強化市民們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垃圾分類”的規范意識,近期,無錫市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金融學院會審學生黨支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啟了“垃圾分類•低碳生活”專項系列活動第三站:進醫療站。
6月下旬,在活動團隊及竹園社區的統一組織安排下,商院學子來到了云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了“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系列宣傳活動。
活動開始前,云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邵佳奇院長簡要介紹了本中心的基本情況,目前街道衛生中心年門診量30多萬人次,服務人口10萬,擁有CT、DR、C臂機、胃腸鏡等大型檢查設備以及腹腔鏡系統、超聲治療系統等治療設備。同時中心通過開設了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方式與短信、宣傳欄等傳統方式相結合,從“線上+線下”為市民朋友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邵院長表示:“非常歡迎商院學子在本中心開展“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系列的宣傳活動,活動對提升市民朋友們的醫療垃圾分類意識很有幫助,同時也加深了本中心醫務人員對于醫療垃圾分類流程規范性的認知”。
邵院長介紹中心情況
活動開始,云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楊佳英護士長首先給全體學生們詳細介紹了本中心醫療廢物的管理規范,內容包含醫療廢物的產生、分類與收集、分散的臨時存放、運輸、集中暫時存貯、保管以及對外交運。整個醫療廢物的管理流程是可追溯、全封閉式且專人負責。隨后,楊佳英護士長帶領全體學生參觀了醫療廢物的處置間和暫存間。
活動過程中,全體實踐團成員積極參與到現場市民朋友們的就診服務中,“您好,抽血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線有序排隊,這是醫療垃圾分類指導宣傳手冊,您可以在排隊的時候看一下,增加了解醫療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通過現場的穿插講解,主動引導、向居民們講解醫療垃圾的分類知識,傳播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的環保理念,做到特殊時期“疫情防控+垃圾分類”的雙結合。
分類在指尖,文明在心間。垃圾分類涉及社會各行各業,是一項持久性工作。本次走進醫療站活動推動了垃圾分類中“醫療垃圾”分類的精細化、規范化,擴大了垃圾分類的宣傳面。后續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金融學院會審黨支部將繼續帶領學生深入其他場所組織開展“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系列活動,推動“垃圾分類•低碳生活”逐步實現從“人人參與”到“人人有責”的轉變,使其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
(會計金融學院/文:徐錦豪/喬宇;圖:王佳智/沈湘;審核:湯守宏)
作者:徐錦豪/喬宇來源:徐錦豪/喬宇閱讀: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推薦
2022年7月6日上午,山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來到呂梁市興縣蔡家崖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方
為進一步提高無錫市民對于“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的知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進一步強化市民們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垃圾分類”的規
川流不息的黃河,孕育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拳派,太極拳、少林拳,還有一個與它們齊名,卻不如它們知名的“萇家拳”。為何同是
山東理工大學“黃河安瀾”實踐團于7月16日到山東省東營市楊廟社區深入走訪社區居民,感受社區搬遷后的巨變。
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
7月4日,山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前往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開展實踐活動。
山東理工大學“E行朐邑”實踐團十一位學子,深入基層實踐,來到中國鋁業之都山東臨朐,參觀學習華建鋁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