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三下鄉(xiāng):投身社區(qū)實踐 宣傳反詐知識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網絡上各種信息眼花繚亂,電信詐騙這一新型詐騙形式層出不窮。為了響應國家反對電信詐騙的號召,提高廣大居民的反詐意識,更好地保障居民的財產安全,我在暑假期間參加了學院組織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青年踐行“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社區(qū)行。7月8日,作為青春志愿實踐隊的一員,我走進山東省肥城市桃都社區(qū),開展社區(qū)反對新型電信詐騙的宣傳。此次的社區(qū)志愿活動,對我而言是一份十分有意義的經歷,也是對我的一次考驗。當我離開了校園這一避風港,真正走進社會之后,才發(fā)現現實社會的不同之處。在校期間,學校經常進行反詐宣傳教育,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會親自來到學校宣講電信詐騙的相關知識,通過列舉實例給我們講述社會上或者身邊發(fā)生的電信詐騙事件,學校各處拉著謹防電信詐騙的橫幅,讓我們真正了解了電信詐騙的危害,逐漸提高了反對電信詐騙的意識。當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對于電信詐騙這一新型詐騙的防范意識還很薄弱,他們對于電信詐騙的了解更是各有不同,這也更加強了我進行反詐宣傳的決心。抱著期待與熱切的心情,我參加了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希望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提高人們的反詐意識做好一位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新時代青年。
烈日炎炎,知了悶叫,卻絲毫不減我參加社會實踐的熱情。在這樣的天氣下,我來到桃都社區(qū),和社區(qū)工作人員進行深入溝通,與他們交流好社區(qū)實踐活動的安排,我穿好志愿者的紅馬甲,拿起厚厚一沓實踐隊伍成員共同制作的以“時刻緊繃防范之弦,謹防新型電信詐騙”為標題的宣傳單,走進社區(qū),開始宣傳單的發(fā)放。在走進社區(qū)發(fā)放之前,我心情忐忑,擔心社區(qū)群眾們會不接受這樣的宣傳,甚至會對我們宣傳的內容視而不見,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當真正走進社區(qū)之后,我勇敢的邁出第一步,走到每一位在外的社區(qū)群眾身邊對宣傳單進行介紹,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些叔叔阿姨對我們的宣傳內容不感興趣,但我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更是更加積極地講解與宣傳,當然在過程中也遇到了很熱情的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年叔叔,他對宣傳單的內容十分感興趣,當時就認真地閱讀上面印刷的電信詐騙的實際案例,他看完很是意外的說:“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網絡上的陷阱,原來危險離我們這么近,以后上網一定多加小心防范。”叔叔的話頓時讓我感覺到我們進行這次活動的意義,我們盡己所能的幫助人們了解身邊潛在的危險,多讓一位群眾增強防范意識,就會對人們的財產安全甚至人身多一份保障,能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社會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也鍛煉了自己與人交際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在以后遇到迷茫時,仍能肯定自身價值所在,增強自己的意識,提高自身勇氣,敢于面對迷茫并尋找正確的人生方向。
在這次實踐活動后,我深感即使普通的人也能發(fā)揮自己的自身價值。在社區(qū)反詐宣傳活動中,看到人們對自己表達感謝的時候,真正感覺到這一切行動都是有價值和意義的,能幫助更多的人是我喜歡和追求的事。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能做的不只是當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我們還要學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做好扎實的積累,回報培育我們成才的國家。
我相信,在今后我會以吃苦耐勞、不懈奮斗的精神品格,將普通的“小我”,投身到實現一個個“大我”之中去。(通訊員 薛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