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堂設計要合理。課堂內容的設計要以學生為本位,立足學生學情能力,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本節課堂前半部分之所以較為沉默主要是因為講述較為宏觀的航天歷程,此年齡階段的學生較少關注這一知識,難免出現距離感,而課堂后半部分從火箭發射切入,便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因此,同一課堂知識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和理解力,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以適合的設計進行授課。
第二,課堂互動要積極。課程教授本就是教師和學生互動,教師更多的提問能夠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增加學生課堂參與感,引導學生理解課程知識,也可以避免學生上課開小差犯困等現象。比如在今日課堂后半部分,隨著我的提問的增加,課堂氛圍也逐漸的活躍。
第三,教師表達要靈活。在課堂開始之前,我一直注重熟悉講稿的得體表達,卻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會出現的具體情況。其實,講課在掌握大致的內容表達后,更應該結合學生給予的實際反饋,根據現場靈活地表達出課堂內容,而不是簡單地背誦講稿,應該讓課程內容表達更加流暢自然,有利于學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