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我們小組六人到梁山鎮坊里村展開了調研活動。梁山蘋果園負責人叔叔熱情好客,帶領我們到自己的果園參觀,并耐心為我們解答了一系列關于蘋果種植與果園的化肥農藥情況。由于乾縣優越的地理位置環境,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冷暖適中,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呈階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種地貌。溫度適宜,溫差較大,自然環境優美,沒有污染。故當地種植的蘋果具有:旱作、色澤艷麗、水分少、硬度大、糖分足等特點。該果園蘋果主要種植晚熟品種——富士。等待蘋果成熟時,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到全國各地。在關于蘋果的病害防治中,果園負責人提到:“種植蘋果是一項需要前期投入很多成本的工作,并且主要以人工為主,機械的使用起到的作用較小。”
在我看來,梁山蘋果園的叔叔是十分值得敬佩的。他一個人從無到有,建立起了蘋果“栽種——管理——網絡銷售”的模式。從跟他的談話中我了解到,農民種植蘋果沒有銷路始終是影響致富的一個重要因素,叔叔通過網絡平臺自己銷售,大大提高自己收入。從叔叔身上我學到了,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善于學習,緊跟時代步伐,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通過團隊調研發現,該地對于蘋果病蟲害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學防治的方法,因此下午我們來到當地一家農藥化肥售賣點,了解具體情況。 店鋪老板細致講解當地蘋果種植過程中各個環節農藥的噴灑及化肥施用。團隊成員了解到每一年蘋果的種植中需要施農藥和肥料共計八次,分別是:干枝清園期、露紅期、謝花后、幼果期、套袋前、套袋后、套袋后第二次和卸袋前。每次根據不同時期產生不同的病害、蟲害、病毒害以及營養補充來決定所需農藥與化肥。該地農藥的施用均采用噴霧方式。因此需要確定好稀釋順序,使得藥效達到最高。店鋪老板細致科學的講解讓我驚嘆不已。切實感悟到書本上的知識只有親身前往鄉村去體驗才能成為真正有用的東西!
通過這一天的調研,我收獲頗豐。作為高等農林院校學子,應該充分發揮學校自身專業優勢,積極響應國家、學校號召,以實際行動投身社會實踐、走進鄉村,解決實際問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貢獻出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