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為了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發掘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民族精神,不斷探索新時代傳統文化的應用與創新,本著“服務母校、宣傳大工,傳承大工優良學風、展示我校學子風采”的原則,實踐團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赴江蘇省、河南省、甘肅省三地進行回訪調研。自2022年1月7號起,實踐團成員們各司其職在不斷溝通與合作中完成了本次調研,感悟良多,收獲頗豐。
在調研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實踐團圍繞即將開始的調研積極展開了準備工作。實踐團成員們針對實踐地點通過網絡等方式提前了解當地文化背景信息,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再通過調研之前開展線上會議的方式共同討論,最終擬定調研方案。調研當天,線下組的同學根據擬定好的調研方案進行有目的的采訪活動,線上組的同學通過網絡會議的形式跨時空參與到調研活動當中。此外,當天調研結束后,實踐團還會開展線上會議對當天的調研活動進行總結與分析并進一步擬定接下來的調研進程。
為期六天的文化調研有序進行。調研的前兩天,實踐團來到了秀麗雋永的揚州。揚州的冬天并不蕭瑟,似乎孕育著新的生機。在這里,實踐團成員們共同參觀了瘦西湖、東關街以及個園,一起領略了韻味十足的江南文化。此外,我們還采訪了揚州化水環境有限公司的徐少華董事長以及揚州八怪紀念館的倪越主任,言語交談間蘊含著為人處世的深刻哲理,實踐團認真聆聽,亦是收獲頗豐。接下來的兩天,實踐團來到了古都南陽,我們一起參觀了內鄉縣衙,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厚重,其中所蘊含的正直方正的為政態度發人深省,根植于中國人文化深處的精神涵養跨越千年向我們奔來,引發直達心靈的共鳴。另外,實踐團還采訪了內鄉縣菊潭古瓷博物館的館長李海濤先生,一覽陶瓷文化的獨特魅力。李先生保護傳統手藝的一顆匠心令人動容,更讓人感嘆道,文化保護的落腳點在于傳承。最后,實踐團來到了張掖,走進艾黎捐贈文物博物館,感受悠久輝煌的甘肅文化,同樣震撼我們的還有武威文廟以及西夏博物館,在武威,燦爛的西夏文化和河西儒學的魅力讓你流連忘返。
本次調研實踐團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進行線下實地調研的同時,實踐團還通過微信公眾號以及QQ空間不斷更新著我們的實踐進程,希望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身邊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同時,實踐團還通過QQ空間進行每日文化科普工作,為文化保護與傳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本次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實踐團成員們都有著自己體會與感悟,從實踐中獲取到的知識與力量指引著我們走向更遠的未來。本次實踐活動不僅有效傳播了各地特色傳統文化,助力文化科普工作,更展現了大工學子腳踏實地、勇擔重任的優秀品質,也鍛煉了個人的能力和品質。相信通過本次實踐,成員們會更加關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