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營儀式上,星星中學校長張漢強發表致辭,并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提出具體要求,強調要學會感恩、抓住寶貴的學習機會以不斷提升自我。隨后,赤言隊全體成員依次自我介紹,并通過破冰活動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便于后續課堂的交流與活動的順利開展。

(赤言隊成員正在進行自我介紹)
(一)傳承紅色基因,匯聚奮進力量
紅色文化蘊含了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新時代青年的思想源泉和動力。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對于培養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鑒于此,赤言隊特設置“盛約槎城,紅旅耀心”——紅色文化教育系列課程,帶領學生通過觀看實物與圖片、聆聽講解等方式,重溫革命歷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浸潤紅色精神,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課程講授過程中,教師特別注重從歷史、理論、實踐等多個維度講解黨在歷史發展過程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以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發揮好紅色文化以文育人的實效。
此外,赤言隊特別開展了“長征路上繪初心”“三行紅詩獻給黨”等系列紅色活動,將紅色教育融于趣味活動,實現寓教于樂。系列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用適合學生學情特點、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促使學生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推動紅色文化教育入腦入心,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學生作品展示)
(二)弘揚傳統文化,展現經典風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為了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赤言隊特別設置“古韻沁心,粹覓博雅”——經典文化教育系列課程,該系列課程聚焦“中華國粹”“經典詩詞”與“民俗文化”三大方面展開教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部分課件展示)
“中華國粹”課程主要介紹酒藝、茶藝、剪紙和書法四大內容;此課程將通過教師講解、學生實踐、師生共體驗三者合一的形式引導學生體味人文底蘊,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經典詩詞”課程選取經典詩詞中的篇目進行講解,從中領悟自然,領悟人生和生命。“民俗文化”課程則從當地出發,巧妙融入地方元素,將課堂與當地非遺文化、陽明文化進行結合,帶領學生近距離感受河源本地文化,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的韻味,拓寬整體課程的廣度。
(三)大力踐行推普,感悟語言魅力
為貫徹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赤言隊以“推廣普通話”為重點,將其內嵌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實現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的教學模式,讓推普教育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一周,赤言隊安排語言文字基礎知識教學課程;教師為學生講授現代漢語中語音、語法、詞匯三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幫助其提升語言素養。第二周則深入至語言使用的技能技巧層面,圍繞朗誦、主持、演講三大方面展開教學;學生通過參與該系列課程學習能夠靈活使用語言技巧進行自我表達,從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同時,赤言隊積極探索開設普通話推廣的“第二課堂”,開創性設置“校園推普日”活動。該活動又內含趣味活動會及研學出游旅行兩個項目。趣味運動會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力求將推普特色從課堂講授拓展至現場實踐,鼓勵學生在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實踐中鍛煉、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于普通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掌握程度。研學出游則突破性地把推普課堂延伸至課外實踐,利用當地文化研學基地,讓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互滲透,旨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努力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提高語言素養。

(研學出游活動現場照片)
此外,赤言隊于微信公眾號“赤言盛夏”平臺開設“推普小課堂”專欄,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學習。專欄的系列推送皆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呈現,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時,各篇推送環環相扣,具有整體性,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語言知識框架。

(“推普小課堂”專欄展示)
(四)注重生命教育,體現人文關懷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赤言隊不僅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文化教育,更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著力關注學生心里可能潛藏的疫情焦慮與生命疑惑等問題,開設“夏花如生,懷揣希冀”——生命健康教育趣味課程,將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抓緊抓細、落到實處。
該課程不單純局限于教會學生珍愛生命,更在于啟發學生去理解生命的意義,鼓勵學生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不僅僅教育學生要關注好、照顧好自身的生命,更要引導其幫助其他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

(生命健康教育課程)
在結營儀式上,星星中學副校長凌華偉代表校方致辭,向赤言隊近兩周的付出表示感謝,同時也勉勵學生積極上進、向優秀的榜樣看齊,樹立高遠的志向。隨后,赤言隊隊長葉嫣嫣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并對隊伍成員的辛勤付出、學校的大力支持以及學生的積極配合表示感謝。在精彩的匯報表演與激動人心的頒獎環節過后,赤言隊還播放了本次活動的總結視頻,留作師生的共同紀念。伴隨著師生真情合唱的旋律與師生的真摯祝福,本次活動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