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切實以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今年暑期,來自不同學院的11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組建“語牽津疆,同心筑夢”民族團結實踐團,在社會大課堂中深刻領悟“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的精神內涵。



(圖為實踐團隊旗、隊服)
前期,經過團隊成員和指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統籌規劃,實踐團完成了6000余字的高質量申報書,其中“語伴成長”項目成功入選全國專項行動“新疆學子百村行”(我校唯一一支路隊),并將主要實踐地點確定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烏魯木齊市,以及和田地區和田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委、烏魯木齊團市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團委的支持與幫助下,7月19日至8月16日,實踐團開展了為期20多天的走訪研學、考察民情、專業實踐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內涵的理解。

(圖為“新疆學子百村行”專項活動入選名單)
紅色研學,汲取奮進力量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實踐團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新疆各個歷史時期文物展,透過“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等一件件精美的考古實物,聆聽蘊含在文物里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感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疆的發展變化與成就,沉浸式體驗了一場中華民族百花齊放、美美與共的文化之旅。
走進烏魯木齊烈士事跡陳列館,每一件實物、每一份資料、每一幅圖片,都為實踐團講述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新疆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艱苦歷程。革命先烈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獻出寶貴生命的英勇事跡,讓實踐團深感震撼、倍受鼓舞。

見微知著,考察國情社情
在和田市古勒巴格街道,實踐團成員深入社區,到少數民族家庭家訪做客,調研了解當地群眾的語言能力、使用習慣以及近年來民族地區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各民族群眾共跳民族舞蹈、共享民族特色文化、共話中華文化認同。不同民族優美的舞蹈、悠揚的歌聲,豐富的民族語言,彰顯了新疆各民族交流互鑒的豐碩成果。在日均游客量突破12萬人次的新疆國際大巴扎,實踐團徜徉在民族團結的光影中,置身于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文化韻味里,感受絲綢之路的繁華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各民族群眾攜手創建和諧美好的生活,將民族團結“花” 結出幸福“果”的生動畫面,讓實踐團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





(圖為實踐現場圖片)
學以致用,助力文化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為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 中華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為充分發揮語言類專業優勢,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行動上,將行動付諸于解決各民族群眾實際需要和困難中,實踐團積極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團委、兵團建工市政交通集團退管辦等部門建立聯系,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為主線,共同開展暑期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每周三上午,實踐團成員會準時來到老黨員銀發工作室,為各民族孩子們帶去精心設計的雙語文化課。在“二十四節氣”課中,實踐團帶領小朋友們學唱《二十四節氣歌》,共同感悟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飲食文化”課上,實踐團和小朋友們熱情分享了天津、新疆的傳統美食和飲食文化,逐字逐句講授飲食相關的英文單詞;“民族特色文化”課中,實踐團詳細介紹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節日慶典、禮儀服飾,并通過民族團結知識問答、親手繪制多彩民族服飾等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素養,更加懂得尊重和欣賞文化差異,將民族團結的種子埋在他們心靈深處。



(圖為實踐現場圖片)
在開展線下實踐的同時,實踐團通過尋訪民族團結人物、設計民族團結創意產品、制作“我的家鄉在新疆”多語種視頻等線上實踐方式,將專業所學更加充分融入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中。實踐團已完成人物訪談錄4篇,實踐日志12篇,實踐總結3000余字,面向各民族小學生60余人次開展傳統文化課5期,實踐事跡得到《天山建設報》等新聞媒體報道。
民族團結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共同的責任使命,是國家進步繁榮的重要力量。未來,實踐團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推動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當好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的宣傳者、示范者和踐行者,澆灌出絢麗的民族團結之花。
時間:2023-10-11 作者:楊麗佳 來源:天津外國語大學 閱讀:
社會實踐總結推薦
讓幼兒走入田間,和大自然親密的接觸,即能開拓視野,又能增長知識,感受豐收的喜悅。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于民族
2023年7月上旬,杭州師范大學“探索人體之美,生命相遇再出發”人體標本制作暑期社會實踐隊于杭州師范大學開展了人體解剖標本制作與浙
今年暑期,杭州師范大學學生醫療咨詢服務隊秉承“關愛生命、關愛健康”的宗旨,成立“心心點燈,醫德明心”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再次開展
在學醫之路上,我們總會遇見無數個無言良師,他們勤勞樸實,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卻有著一顆熱誠服務的心;他們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跟隨總書記的
2023年6月23日,在負責人的推薦下,永安村當地家庭農場邀請我們前往參觀,與場主溝通后,場主同意我們團隊協助其進行為期一天的農場經
一直以來,清華大學的學子們把教育扶貧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今年暑假,來自清華大學“薪傳計劃”品牌實踐項目的5支實踐隊,聯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