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建黨來臨之際,池州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天文知識科普”社會實踐團隊于6月26日至30日開展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將科普實踐、紅色教育與文化傳承深度融合,在服務社會中彰顯青年擔當。
活動中,團隊緊扣“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在玉田苑社區、南星社區、池州市科技館等地開展多場日晷科普活動,通過講解科學原理、指導制作模型,讓參與者感受古人“觀日計時”的智慧,理解時間與天體運動的科學關聯;借助天文望遠鏡與巴德膜設備組織太陽觀測,發放天文手冊解答疑問,將深奧的宇宙知識轉化為生動體驗,激發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探索熱情,讓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扎根人心。

圖:團隊成員在社區開展手工日晷制作活動和天文觀測活動

圖:團隊成員在科技館協助小朋友制作手工日晷
團隊同時立足“賡續紅色血脈”,在齊山風景區設立科普宣傳點普及天文知識,在池州市科技館發揮專業優勢協助展品維護、開展科技講解,以專業服務踐行黨的二十大“科技為民”理念;走進上海小三線歷史展覽館,通過歷史實物與影像資料,深入學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者“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奮斗史,在紅色教育中感悟初心使命,傳承黨的優良傳統;探訪包公井等文化遺產,在了解歷史淵源中增強文化自信,呼應黨的二十大對文化傳承的要求。
圖:團隊成員在齊山風景區為游客發放天文知識科普手冊

圖:團隊成員前往上海小三線歷史博物館學習“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奮斗史
此次活動將課堂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既是對科學家精神的生動傳播,也是青年學子響應黨的號召、服務地方發展的具體實踐。團隊以青春之力播撒科學種子、傳承紅色基因,踐行了“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理念,為助力鄉村振興、弘揚科學精神貢獻了青春力量。
(圖文 / 池州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三下鄉” 天文知識科普社會實踐團隊)
作者:李明垚 沐方成 來源:池州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三下鄉” 天文知識科普社會實踐團隊
社會實踐總結推薦
6月26日至30日,池州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三下鄉” 社會實踐團隊開展系列活動,在池州市科技館、齊山風景區、南星社區等多地,通過科普
2023 年暑假,北航拾文思源實踐隊 13 名隊員赴云南開展非遺保護調研,采訪30余位非遺傳承人 ,形成 5.3 萬余字逐字稿。團隊依托新媒體
杭州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實踐團隊深入浙江鄉村,通過調研提煉出“多村聯合型”“產業融合型”等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創新模式,形成《實踐報告
杭州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實踐團隊依據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通過實地調研12項、訪談問卷等22項方式,深入浙江鄉村挖掘企業賦能鄉村振興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在剛剛過去的寒假,江蘇師范大學敬文書院“吳聲悠揚·鄉音筑夢”社會實踐團隊堅守初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計”益長護實踐隊分別探訪了愛尚家養老院、長寧居養老院以及瀏河和睦養老院,旨在了解當地護理服務機構的給
為深入探究長期護理保險政策相關課題,2月2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計”益長護團隊前往黃岡市醫保局開展調研。在國家擴大長期
2025 年 1 月 8 日,東北農業大學的紅心繪夢社會實踐隊在動物科學學院王家俊教授指導的實驗室里,緊鑼密鼓地開展 “青春筑夢” 創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