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許多公司把一些人力資源資料如職位空缺、福利信息等輸進企業內部網。人力資源部門并沒有停留在用網絡向員工單向發布信息上,而是著手創設完善的互動式軟件,可以讓員工填表,從數據庫中獲取個人信息、甚至在網絡上掂量各種福利項目的長短。
更為簡便快捷
在運用企業內部網來促進人力資源小組的技術組合方面,人力資源誰都沒有電腦,所有業務都是手工操作。1995年10月,把靈活的福利項目輸進企業內部網,放在程序管理員數據庫上的網絡前頁。這個項目是格羅佛牽頭實施的。
因為這樣更簡單、迅捷。通過在線輸入各種福利分配的不同價值,就能估算各種福利方案的成本。在瀏覽各種方案后,可以立即在網上申請,不必費心填表、動手計算和比較各種成本,也不必擔心申請在郵途中丟失。“網絡操作非常容易,” “我可以隨時去做,而且不需再另費事。”
這種贊譽給了很大的鼓勵:“一般來說,負責福利管理的人在公開申請方面很少得到人們的贊譽。”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可以讓人們知道,人力資源部不只是把員工手冊輸進內部網,還有更大的計劃。
節省的潛力
人力資源部門迅速采用企業內部網的原因除了交流的目的外,當然還有成本問題。一般說來,在開發網絡環境下的應用軟件時,企業都希望少花錢。但這種節約成本的潛力還不止在運用軟件的過程中。雖然還沒有確切的數字表明企業內部網為人力資源部門節省了多少費用,但從其它自我服務技術提供的數據中便可見一斑。分析了人力資源部門使用信息工作站和互動式語音反饋系統(能提供某些企業內部網功能的各種技術)前后的費用。結果發現,人力資源部員工親自處理一項業務要花16.96美元,讓他跟蹤并改正錯誤要花128美元;相比之下,自我服務技術每項業務只需2.32美元。如果錯誤由出錯的員工自己去改,改錯的費用也可全省下來。 那么,這種節約是否表現在企業內部網上呢?很可能。人力資源部最近推出了一個包羅萬象的企業內部網,用來接受福利公開申請。
更勝一籌的益處
盡管這種成本觀很有說服力,但降低費用還不是人力資源管理流程上網的唯一原因,另外還有其他更勝一籌的因素。
將人力資源部的員工從上傳下達角色中解脫出來,讓他們能放眼更為宏大的事情,如戰略規劃、企業組織發展,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人員將不光是處理業務。我們將成為更多服務的提供者和信息提供者。” 不只是人力資源部門可以甩掉一些日常苦差,專為人力資源部門和其它一些部門設置的上網項目也讓信息服務部門的員工騰出身來完成別的職責,因為使用網絡需要的技術支持少了。不過,如果說網絡對想減卻責任的人力資源部門和信息技術員工是個好消息,對那些資源突然輸到網上管理的人來說,他們的感受又怎樣呢?要求人們處理這么多自己的業務是不是太過份了?
一般說來,答案是否定的。,大約80%的員工問題可以通過網絡、互動式語音反饋系統或者一線工作站得到答復,不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員工介入。他認為,員工更喜歡這樣,因為他們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培訓、福利和投資。
誘人的界面
雖然內部網給使用者帶來了方便和實惠,并非每個人都能這樣做。網絡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企業內人人都能獲取信息,也許這正是網絡帶來的最大挑戰,華生環球公司負責虛擬人力資源員工自我服務業務的戰略。該機構負責開發內部網和員工能直接獲取信息的其它技術。員工運用網絡自行操作人力資源職能之前,必須在微機運用方面補課。
微機培訓固然重要,但為了讓每個員工都能很好地適應網絡,創設一個富有吸引力的界面至為關鍵。員工測試了內部網頁后,網絡開發者就著手改進網上操作指南,調整背景色和圖案,增加規則和注意事項,這樣員工在計劃福利時就不會犯錯誤。
最終的修訂尤為重要,即使網絡的界面很明了,但是網址上的一些內容可能不清楚。對一般員工來說,保健計劃和其他福利項目可能令人不明所以。但采用規則明確的系統可防止員工選擇不當,這樣公司就能避開上述問題。
當然,并非每個公司為了上網都急于丟棄舊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然而,別的公司卻看到內部網這塊真正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