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我們在奮進新征程中繞不開的大考。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鄉村振興全面發展,2022年6月29日,中國計量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的十二名大一學生組成了一支“助力鄉村振興小隊”,前往浙江溫州蒼南縣莒溪鎮溪東村,參觀當地特色文化產業,了解記錄當地村情,助力溪東村的鄉村振興。
6月30日,助力鄉村振興小隊成員赴溪東風情民宿參觀學習。該風情民宿試點項目于2018年啟動,以當地的畬族文化為特色,包含畬族文化館,畬家宴等極具民族風情的建筑,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促進畬族文化的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到畬家人的熱情和畬族寶貴的民族文化。此外,小隊成員了解到,該民宿的建設是以折股量化的形式進行,即將財政的扶貧資金折成股份,量化到村集體經濟,帶動當地畬族村民增收致富。參觀完特色民宿后,助力鄉村振興小隊又在村主任的帶領下在溪東村黨建活動中心進行學習考察,深入了解當地黨建工作的開展。
圖 1小隊成員參觀黨建服務中心
圖 2小隊成員參觀畬族風情民宿
圖 3小隊成員參觀畬族風情民宿
二、幽徑沉香 深入莒溪
7月1日,助力鄉村振興小隊開始走訪莒溪附近的旅游資源,并進行調研分析。小隊成員沿著莒溪鎮主街北側的一條小徑,來到沉香塔。沉香塔位于溪東村主街北側,坐落在主要人口聚居區附近,是游客游覽參觀的便利之處,同時,在沉香塔附近的觀光亭可以俯瞰莒溪美景。在參觀完畢之后,小隊成員與村主任進行交談,了解到沉香塔仍處于開發過程,宣傳力度不夠,所以現在還沒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對此,小隊成員們也對莒溪的旅游資源現狀進行分析,為“如何將自然資源與旅游熱點相結合“提出自己的見解,為溪東村的鄉村振興提出更多有效的建議。
7月3日,助力鄉村振興小隊前往“浙南第三縣隊成立舊址“,瞻仰了宏偉的紀念碑,重走紅軍洞,參觀浙南挺進師教育基地,探索革命先烈在莒溪留下的”紅色足跡“,觸摸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印記“。紀念館的老爺爺將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向我們娓娓道來,一件件古物,一段段紅色事跡,隊員們認真聆聽,無不為英雄們大無畏的民族精神所震撼,對長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參觀過后,小隊成員也在仔細思考,如何將這種紅色長征精神繼續傳承發揚,并應用于鄉村振興的實際當中。
圖 4小隊成員聽守館爺爺的講解
圖 5小隊成員參觀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
在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中,小隊一共開展了兩次當地村情的調研。據小隊成員的調查,莒溪鎮的產業以制作手工制品為主,從手工糕點到手工編織物,無一不體現著莒溪樸實的民俗風情。小隊成員從溪東村主任處得知,當地人口以老人居多,產業也較為傳統,雖然是古樸的特色,但是也要繼續開發新的產業,以促進溪東村的經濟發展。除此之外,小隊成員還了解到,作為垃圾分類模范鎮的莒溪鎮,近些年也在垃圾分類上做了更多改進的措施。莒溪鎮垃圾分類的口號:“讓莒溪的街道看不見垃圾,讓所有垃圾都有自己正確的歸宿!“響亮的口號更加強了村民的環保意識,為建設美麗溪東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
圖 6小隊成員與當地村民進行交談
一周的時間雖短,但小隊成員們了解到了豐富多彩的畬族文化,更深入地體會紅軍長征精神,為溪東村的鄉村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鄉村振興,功在不舍;鄉村振興,志在必得;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護萬丈江河,筑鄉村夢想。相信溪東村的鄉村振興工作一定會開展得更加順利!,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我們在奮進新征程中繞不開的大考。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鄉村振興全面發展,2022年6月29日,中國計量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的十二名大一學生組成了一支“助力鄉村振興小隊”,前往浙江溫州蒼南縣莒溪鎮溪東村,參觀當地特色文化產業,了解記錄當地村情,助力溪東村的鄉村振興。
6月30日,助力鄉村振興小隊成員赴溪東風情民宿參觀學習。該風情民宿試點項目于2018年啟動,以當地的畬族文化為特色,包含畬族文化館,畬家宴等極具民族風情的建筑,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促進畬族文化的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到畬家人的熱情和畬族寶貴的民族文化。此外,小隊成員了解到,該民宿的建設是以折股量化的形式進行,即將財政的扶貧資金折成股份,量化到村集體經濟,帶動當地畬族村民增收致富。參觀完特色民宿后,助力鄉村振興小隊又在村主任的帶領下在溪東村黨建活動中心進行學習考察,深入了解當地黨建工作的開展。
圖 1小隊成員參觀黨建服務中心
圖 2小隊成員參觀畬族風情民宿
圖 3小隊成員參觀畬族風情民宿
二、幽徑沉香 深入莒溪
7月1日,助力鄉村振興小隊開始走訪莒溪附近的旅游資源,并進行調研分析。小隊成員沿著莒溪鎮主街北側的一條小徑,來到沉香塔。沉香塔位于溪東村主街北側,坐落在主要人口聚居區附近,是游客游覽參觀的便利之處,同時,在沉香塔附近的觀光亭可以俯瞰莒溪美景。在參觀完畢之后,小隊成員與村主任進行交談,了解到沉香塔仍處于開發過程,宣傳力度不夠,所以現在還沒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對此,小隊成員們也對莒溪的旅游資源現狀進行分析,為“如何將自然資源與旅游熱點相結合“提出自己的見解,為溪東村的鄉村振興提出更多有效的建議。
7月3日,助力鄉村振興小隊前往“浙南第三縣隊成立舊址“,瞻仰了宏偉的紀念碑,重走紅軍洞,參觀浙南挺進師教育基地,探索革命先烈在莒溪留下的”紅色足跡“,觸摸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印記“。紀念館的老爺爺將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向我們娓娓道來,一件件古物,一段段紅色事跡,隊員們認真聆聽,無不為英雄們大無畏的民族精神所震撼,對長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參觀過后,小隊成員也在仔細思考,如何將這種紅色長征精神繼續傳承發揚,并應用于鄉村振興的實際當中。
圖 4小隊成員聽守館爺爺的講解
圖 5小隊成員參觀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
在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中,小隊一共開展了兩次當地村情的調研。據小隊成員的調查,莒溪鎮的產業以制作手工制品為主,從手工糕點到手工編織物,無一不體現著莒溪樸實的民俗風情。小隊成員從溪東村主任處得知,當地人口以老人居多,產業也較為傳統,雖然是古樸的特色,但是也要繼續開發新的產業,以促進溪東村的經濟發展。除此之外,小隊成員還了解到,作為垃圾分類模范鎮的莒溪鎮,近些年也在垃圾分類上做了更多改進的措施。莒溪鎮垃圾分類的口號:“讓莒溪的街道看不見垃圾,讓所有垃圾都有自己正確的歸宿!“響亮的口號更加強了村民的環保意識,為建設美麗溪東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
圖 6小隊成員與當地村民進行交談
一周的時間雖短,但小隊成員們了解到了豐富多彩的畬族文化,更深入地體會紅軍長征精神,為溪東村的鄉村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鄉村振興,功在不舍;鄉村振興,志在必得;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護萬丈江河,筑鄉村夢想。相信溪東村的鄉村振興工作一定會開展得更加順利!
作者:王譽錕來源:中國計量大學助力鄉村小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