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行動,體現了當代青年人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青年風采與時代擔當。秉承著志愿公益的的理念,為體察滁州市社會民情,2022年6月18日至6月21日,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的赴滁州市社區志愿公益實踐小分隊于滁州市南譙區、瑯琊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在隊長張雯薈的組織下,實踐小隊6人走進市區街道,展開志愿公益服務活動,以“弘揚志愿精神,爭做美好青年”為主題,進入社區學習并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敢于擔當、積極奉獻的精神風貌,同時堅定了爭做新時代美好青年的決心。
01 綠色亭城,文明滁州
近年來,滁州市城市文明建設碩果累累,榮獲全省第一,為響應滁州市城市文明建設新形勢,志愿小隊于6月18日做好實踐前期的摸排調查等工作。 6月19日下午,志愿小隊前往龍蟠大道路段展開“綠色亭城,文明滁州”的志愿服務,以弘揚志愿精神為導向,以爭做美好青年為宗旨,為在盛夏中的辛苦勞作的基層工作人員提供幫助,送上礦泉水、遞出紙巾,幫助他們清潔一段街道、路面,以綿薄之力表達對他們的關心。


圖為志愿者關心幫助環衛工人 夏雨潤 攝
志愿小隊在適當時機進行工作協助,小隊成員幫助環衛阿姨清潔了一段路面的垃圾,以綿薄之力提供幫助,做到奉獻自我、體驗人生、關心社會,也在此承擔了青年一代應當擔負的責任。


圖為志愿者幫助環衛阿姨清潔道路 張雯薈 攝
02 線上探訪,關心老人
6月20日上午,志愿小隊前往信德養老院慰問老人。志愿者計劃通過開展關懷老人的志愿服務,以談心交流、才藝表演等娛樂活動,給孤寡老人帶來溫暖與歡樂,在交流中了解體味人生,領悟人生的哲理,收獲人生的感悟,并給與溫暖的關懷,以達到志愿目的。但出于疫情防控的硬性要求,養老院在暑期暫不對外開放,隊長張雯薈向養老院聯系人表示遺憾并傳達了小隊的人文關懷。
03 尊老愛幼,傳承美德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是本次活動的重點。6月21日下午,志愿小隊來到裕坤麗晶城社區展開實踐。小組成員分散行動,以誠摯的熱情和良好的素養與小區內的老人問候談心,與兒童友好交流。

圖為實踐小隊前往裕坤麗晶城社區 張雯薈 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隊成員在與小區內的老人趙大爺(化名)交流談心,實踐中得知夫婦兩人生活于此,趙大爺妻子身體不適,很少出門,小隊成員適時向其表達關心……實踐中,小隊成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小區的爺爺奶奶送去了炎炎夏日的愛與關懷,不僅給老人們感受帶來自年輕一代的溫暖,同時也堅信“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也會在實踐中生根發芽。


圖為志愿者與小區老人親切交流 何志涵 攝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經過水池,小隊成員黃琦、朱鄭冰發現有兒童在水池邊玩耍,告知該兒童溺水的危險性,攜同該兒童安全遠離水池。

圖為志愿者關心兒童 張明志 攝
6月21日下午,志愿小隊在裕坤麗晶城社區合影留念。隨后,小隊以線下會議總結本次社會實踐的內容與收獲。
在實踐過程中,小隊成員認識到,志愿公益服務不僅全面提升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進一步認識自我,挖掘潛在價值,體會個體在團體乃至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強作為青年學生的自信心,提升青年志愿服務的責任感,弘揚愛國主義情懷。

圖為實踐小隊六人合影 張雯薈 攝
通訊員 :朱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