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開始前,調研團人員先在安徽財經大學西門前進行了集體合影留念,然后一同前往安徽省鳳陽縣樓南社區進行實地調研,路程中,隊長向隊員介紹了此行目的地的大致情況,并對隊員進行了明確的分工。

圖為在調研團在財大西門集合 馬強強 攝
團隊成員首先來到樓南社區居民委員會,就當地農業生產情況與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了交談,工作人員向實踐團隊詳細地介紹了當地農業發展狀況。為更深入地了解當地農業生產狀況,調研團隊通過采訪和問卷調查,對其他負責人、村民和社會人員進行了情況了解。據了解,鳳陽縣縣域面積1949.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鳳陽縣常住人口為631934人。本次實地調查的樓南社區常住人口九千多。通過與居委會工作人員的交談,了解到樓南社區因農村改社區,現下轄7個生產隊,共有耕種土地面積三百多畝,有的村擁有2000畝以上甚至上萬畝土地可以進行土地流轉、機械化耕作而土地較少的村仍以傳統人工種植為主。居委會對于仍以傳統化種植的農戶進行了勸說和指導,從而加快樓南社區農業現代化體系的建成,為農民謀取利益。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社區工作人員 朱偉琳 攝
下午,調研團前往鳳陽縣下轄村進行實地調研,對當地村民進行了采訪或發放生活問卷調查,通過調查,成員們了解到當地耕種有水稻、玉米、紅薯等谷物,還有葡萄、油桃等水果。大棚種植的葡萄,畝產2000-3000斤,每畝凈收益為15000-18000元。但當地的農業生產主力是平均年齡在六十至七十之間的老年人群,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勞動力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老人的接受能力較弱、文化程度低,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實行智慧農業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智慧農業的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了解種植情況 楊妮婷 攝
智慧農業實行道路上仍有眾多阻礙,唯有多方合作,眾志成城,才能突破難關。通過此次調研活動,團隊成員不僅了解到許多農業知識,同時也對農村農業現代化進程有了新的認識,也讓我們明白了科技與知識的重要性。